探索2025年中国清洁供热新模式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7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4时33分17秒

    慧聪供热采暖网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减碳目标,需要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目前我国供热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亟待探索一条低碳供热发展路径。在日前举办的“中国清洁供热2025模式”专题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教授付林认为,中国清洁供热应以清洁低碳和低成本为目标,实现三个效果:能耗下降90%、污染和碳排放降低90%、成本与燃煤锅炉相当。

    记者从研讨会上获悉,目前我国供热总能耗约2亿吨标准煤,燃煤仍是供热的主要一次能源,占比约77%。与此同时,我国余热资源丰富,一方面,现存燃煤电厂有大量的余热资源,北方现有燃煤电厂装机容量约8亿千瓦,其中4亿千瓦燃煤电厂余热可承担120亿平方米供热面积;另一方面,冬季供暖期内北方集中供暖地区的低品位工业余热量约有40亿吉焦,回收其中15亿吉焦,可为50亿平方米建筑提供基础采暖负荷。此外,我国北方城镇热网普及,从大城市到小城镇均有集中供热热网。付林表示:“基于这些中国国情特点,应采用一条与国外不同的低碳供热发展模式。”

    付林认为,中国清洁供热2025新模式应具有以下五大特征:

    一是降低回水温度。采用三级管网,按照温差分级,逐级降低回水温度,为回收利用低品位余热创造条件。

    二是利用低品位余热。包括电厂乏汽余热回收、烟气余热回收,工业余热利用等。仅就烟气余热而言,目前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已在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甘肃等11个省市大规模应用。已经投运和正在实施项目的供热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余热供热面积超过1100万平方米,每年减少天然气消耗超过1.2亿立方米。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说:“如果把现有及未来能够存得住的燃煤电厂都改成热电联产,并且通过新的工艺把余热收集上来,再补充收集北方钢铁厂、水泥厂、化工厂、建材厂等工业余热,除去收集不到的,也能保证县以上城市70%以上的城镇基础供热,热源看来能够保障。”

    三是长输供热。电厂高效回收余热供热,能大幅降低电厂出口供热成本,大温差长输到城市后,综合供热成本仍低于传统热电联产、燃煤锅炉及燃气锅炉。

    四是热电协同。在电源侧进行热电厂“热电协同”运行,热电厂为可再生能源发电调峰,同时稳定高效地供热,在需求侧利用电热泵结合储热装置,接受电网调度运行,实现电负荷削峰填谷。

    五是燃气末端调峰。当工业负荷发生波动时,燃气调峰可保障供热稳定。付林建议,可采用初始投资大、运行成本低的电厂余热、工业余热承担基础供热负荷,采用初始投资小、气价昂贵的燃气为供热调峰,以经济性最佳为目的,优化调峰比例。燃气调峰应靠近末端,不仅给热源调峰,还可以给热网调峰,提高了热网的经济性、灵活性和可靠性。

    付林认为,这“五个特征”将带来“四个改变”:一是以余热为主的低品位热源取代燃煤,实现近零碳供热;二是根据回水温度的不同,两级管网改变为三级管网;三是热力站改变为能源站,功能从单纯隔压换热改变为降低热网回水温度、热源调峰和隔压;四是储能与热泵结合,实现热电气协同。

    在付林看来,这一清洁供热模式通过“五个特征”支撑“四个改变”,从而实现“三个效果”,即节能90%、减排90%、供热成本与燃煤锅炉相当,最终将实现“低碳”和“低成本”两个目标。

    暖通巡展活动是慧聪网大型线下采购、行业间交流共进的平台。借助慧聪强大的商家资源,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巡展活动,以具体行业为主线,聚集全国相关产品经销工程商、终端用户走进厂家进行参观、考察、采购,积极地帮助采购商在众多品牌中,寻找值得信赖的、具有品牌优势和良好销售前景的产品,创造买卖双方合作机会,最终使买卖双方在活动中实现双赢!填写下表,参与报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