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太阳能电池:车玻璃和续航也有了半毛钱关系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7时29分33秒

    【慧聪太阳能网讯】在能源紧张的今天,研究人员相中了免费而无处不在的太阳能。如果你看过世界太阳能车挑战赛,就会发现几乎车身的每寸裸露,都铺上了黑压压的太阳能电池板。有趣的是,《经济学人》最近撰文,称研究透明太阳能电池。板成为了一项热捧技能。看来在未来,为了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窗户和挡风玻璃的面积,也是一点儿都不能浪费呢!

    日常生活中,玻璃材料随处可见。你只需抬头随意扫一眼,就会发现建筑外墙、车辆窗户和前后挡风,甚至移动设备屏幕,都是由这些透明材料组成。在能源紧张的今天,如果你听说研究人员要用透明太阳能电池板代替这些表面,也就不会觉得是什么奇闻轶事了。

透明太阳能电池:车玻璃和续航也有了半毛钱关系

    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大多数材料都是不透明的,但如果把太阳能电池板做成透明效果,安装到建筑和移动设备上,就能在晴好的日子发电储能。而且当你望向窗外,或者使用智能手机时,玻璃式的太阳能电池板能被视线穿透,让人们依旧可以欣赏窗外景色和屏幕后的图文。

    简单来说,无论透明与否,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原理都是一样的: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光照辐射后,表层材料的电子被激活,在电极的作用下可以发生电子跃迁,产生电流回路。

    那么,为了既透明又能发电,目前可选的一个方案是,让太阳能电池板只吸收人眼不可见光波,例如红外线和紫外线光谱,同时让可见光穿透电池板。以前从属于麻省理工学院、2011年脱离学院自立门户的一家公司,目前就在捉摸这项技术。他们涉及的研究内容,就是利用透明、可吸收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有机材料,来研发制造太阳能电池。

    不过要考虑的问题是,太阳能电池板的透明程度越高,发电效率就越低。至少在使用硅这种半导体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尝试中,透明度和发电量呈反比的规律,是得到普遍验证的。不过太阳能这种能源形式普遍存在,一些人认为,即便只能转化其中的部分光,效率还是比较乐观的。和不透明太阳能板20%到25%的转化效率相比,仅利用不可见光也能得到超过10%的准化率。

    去年,早前在麻省理工大学任职的RichardLunt教授在密歇根州立大学组建了一个团队。RichardLunt展示了团队的一些研究进展,可以利用一种极小的有机微粒实现太阳能板透明化的效果,教授把这种材料形容成“人眼可察的透明”。

    这些材料分子吸收阳光中特定波长的不可见光,转化为一种特殊的会发热的红外光。这种红外光人眼不可见,会被引导至玻璃材料的边界,由薄薄的太阳能电池转化为电能。这种排布被称为“太阳能冷光集中器”,可以让大多数的玻璃无障碍变成太阳能发电组分。第一版产品能源转化率只有1%,但是这种材料研究还在早期,研究人员期望会在逐渐迭代中获得可观的效率增长。

    “用可吸收不可见光波的材料来制造太阳能薄膜是可行的,如果价格低廉,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将会带来巨大的变革”。薄膜电池和太阳能光电纳米技术能力中心是一家柏林工业研究组织,其总监RutgerSchlatmann表达了上述看法。但同时他也指出,目前带来大部分产能的,还是可见光。这意味着无论上述技术多么先进,只能有效转化不可见光的透明太阳能电池板能,永远无法KO捕捉大量可见光的传统太阳能板。

    如果有避光需要,半透明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生产成有色或染色玻璃样式。一家坐落于东德德累斯顿的公司——Heliatek,就在使用有机材料制造太阳能薄膜,转化率可以达到40%。其中,他们能把有色的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建筑和汽车的遮阳顶棚发电,光电转化率为7%。

    还有一个吸引了很多人兴趣的方案是,使用名为钙钛矿的族系材料,把半透明的太阳能电池板做成价格低廉的卷筒形状。RhodeIsland团队来自普罗维登斯的布朗大学,他们最近宣布,已经利用钙钛矿晶体制造出了超薄的太阳能薄膜电池,可达15%的发电能效。

    牛津太阳能光电公司自2010年脱离牛津大学,准备商业化量产太阳能薄膜电池,预估使用钙钛矿材料的发电效果可以超过20%。公司预测,如果将伦敦的一幢35层办公楼覆盖这种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量可以供应整幢大楼所需电量的60%。遇到电费高或者电池用光的时候,任何来源的电量补充都显得非常宝贵。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