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热泵网 日前,质检总局发布了2015年第二季度储水式电热水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报告显示,能效等级项目成为热水器产品不合格的主要项目之一。能效等级项目不合格有哪些情况?其不合格会对消费者带来哪些影响?中国质量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家用电器质检中心小家电部副部长陆伟。
陆伟表示,能效等级是储水式电热水器产品涉及的强制性标准之一,标准中评价能效有两个项目,一个是24小时固有能耗系数,一个是热水输出率。24小时固有能耗系数主要考核储水式电热水器的保温性能,保温性能越好,电热水器耗能越低。热水输出率考核的是储水式电热水器提供热水的能力,两个都是反映热水器能效的指标。
陆伟介绍说,储水式热水器产品的能效标准规定,产品的能效分为5个等级,该标准从2008年起就已经正式开始实施。同时,标准规定自2010年11月1日以后生产的储水式电热水器产品能效等级必须要达到Ⅳ级才能上市销售。而能效Ⅳ级的具体要求,则是24小时固有能耗系数要小于等于0.9、热水输出率要大于等于55%。
“这次抽检产品的不合格表现之一就是产品能效实测值与明示值不符。”陆伟说,因为企业在产品上市销售前对其能效指标会有一个承诺性的备案,但在实际抽查中,有些企业产品的能效实测值达不到其备案值,部分企业产品甚至连最低的能效等级都无法达到,这也是能效等级不合格的主要情况。
“能效虚标或与明示标识不符,一方面是造成消费者多花了冤枉钱,另一方面,不合格产品保温效果差、热水输出率低,最后全都会转嫁到后期使用时的耗电量上,增加消费者的用电开支。”陆伟向中国质量报记者表示,不合格产品可能会存在虚假宣传,不能达到自己标称的能效指标或者不能满足上市销售的标准要求。这些产品中,能效等级比较低的,保温效果更差、热水输出率更少,从而会更加耗电。
陆伟告诉中国质量报记者,此次抽查中能效等级不合格的产品大都来自小型企业,从客观上来讲,其技术能力有限,生产过程中对品质把控不严,对产品性能要求不是很了解,再加上部分企业生产工艺不合格,很容易导致其生产的产品能效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同时,还有部分企业只是进行简单的部件组装,并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样也容易造成产品能效指标不合格。
陆伟表示,热水器能效不合格,从主观上来讲,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为了降低其生产成本,会选购一些性能不过关的产品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虚标能效值才能使产品达到上市销售的条件,这也是小企业产品能效虚标情况多发的主要原因。
陆伟说,此次抽查增加了企业数量,还增加了一些近年来没有抽查过的企业名单,覆盖范围更广、抽查取样更加科学,同时也发现了更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大都出现在本次新增加的小型企业上。此次国家监督抽查的整体合格率要比前几次略有下降,主要就是因为这些新增加的小企业抽检合格率普遍较低,从而拉低了整体合格率。中国质量报记者注意到,本次抽检结果显示,大型企业合格率为100%,中小型企业分别为90.9%和53.1%,这也从侧面印证了陆伟的说法。
陆伟介绍,目前国内储水式电热水器的生产厂家在200家左右,年产量不少于2000万台,大中型企业产量占全行业产量的70%以上,可以说大中型企业的产品占据了主流消费市场。从历次抽查结果来看,储水式电热水器的安全水平较为稳定,大多数不合格主要集中在能效方面。每次抽检时,不合格产品大多来自小型企业,由于小型企业的产品整体市场占有率比较低,因此其对电热水器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影响不大。
“加强监管力量、加大标准宣贯、正确引导消费。”针对如何改善电热水器能效不合格情况,陆伟表示,首先要加强监管力量,加强对生产企业和市场产品的抽检,对经常出现问题的企业要加大抽检频次,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罚力度,减少和杜绝企业虚标能效等现象。其次是加强标准的宣贯和对企业的培训,对这些企业进行一些正确的引导,有些企业产品不合格的原因是企业自身对标准都不太了解,所以加强对企业的标准培训,及时纠正其对标准的错误和不当理解显得至关重要。再者从消费者方面来讲,要加强消费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若是消费者一味贪图便宜,很容易买到能耗高又不太安全的产品,建议有关部门通过引导消费来逐步淘汰这些质次价低的产品。
●注意产品是否有3C认证。储水式电热水器是国家强制性3C认证的产品,因此在选购时要注意其是否已经获得了3C认证。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产品的型号规格。储水式电热水器有壁挂式、落地式等不同类型,其容量和功率也不同,选购时要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来选择。
●查看产品标识和说明。产品标识和说明应包含企业名称和商标、规格型号、电压参数、功率等内容,以及产品说明书应该有详细的安装使用以及保养说明。
●观察产品的外观。质量较好的产品外观一般色泽光亮、烤漆均匀无脱落、无凹痕、无严重的划伤和挤压痕迹,各种开关旋钮等造型相对美观。
●尽量选购大型商场和超市销售的规模较大、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企业产品,其质量和售后都较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