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启东:多领域推广热泵、蓄热式电锅炉技术应用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7时47分01秒

     【慧聪热泵网讯】日前,江苏省启东市发改委与国网启东市供电公司共同印发《启东市2020年推进电能替代工作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称将重点在交通运输、工业生产、民用建筑、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电力供应与消费领域等领域,推广以电代煤、代油等电能替代技术,其中蓄热式电锅炉等蓄冷蓄热技术被多次提及。

    针对民生用能领域,《实施方案》要求,对在燃气(热力)管网覆盖范围以外有采暖需求的学校、医院、商场、办公楼等公共建筑,加快推广蓄热式电锅炉、热泵和电蓄冷等技术应用。

    鼓励昼夜负荷差异大的建筑(建筑群)采用蓄热式电锅炉、蓄冷空调等蓄冷蓄热技术,充分利用夜间富裕电力,削峰填谷。加快对老旧公用建筑清洁用能技术改造,强化新建公用建筑对高效用能技术的应用。鼓励建设地源(水源、污水源)热泵供热(制冷)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

    在居民生活领域,提高住宅建筑的配电标准,在集中居住小区试点采用蓄热电锅炉、热泵等技术集中供暖,加快在分散居民户和农村地区推广碳晶采暖、石墨烯发热器件、发热电缆、电热膜等高效电采暖技术。鼓励采用热泵热水器、热泵辅热或电辅热太阳能热水器。

    在电力供应与消费领域,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形成常规能源有效互补的低碳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在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较大的地区,结合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推广应用蓄热式电锅炉、蓄冰制冷空调等储能装置,提高系统调峰调频能力,更多消纳可再生能源。

    在保障措施方面,《实施方案》提到,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电能替代用户可优先参与电力直接交易,支持电能替代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优化峰平谷时段,扩大峰谷段电价价差,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引导电力消费,大力推广具备移峰填谷的电能替代设备,促进电力供需平衡,降低运营成本。

    附《实施方案》全文:

    各镇(园区)、市有关部门:

    根据国家、省和南通市有关推进电能替代工作要求,我们组织制定了《启东市2020年推进电能替代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启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启东市供电分公司

    2020年4月16日

    启东市2020年推进电能替代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推进电能替代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发改能源〔2016〕1540号)和《南通市推进电能替代工作实施方案》(通发改能交〔2017〕207号)文件精神,为提高我市清洁能源利用水平,推动实施“263”环保专项行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可再生能源占电力消费比重、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降低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为目标,形成清洁、安全、智能的新型能源消费方式,服务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提高社会电气化水平,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启东提供清洁环保的电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协调发展。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能源消费结构和用能需求特征等,统筹能源开发利用、大气污染防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合理规划电能替代,引导电能替代健康发展,稳步有序、因地制宜地推进经济性好、节能减排效益佳的电能替代项目。

    坚持政策引导,改革创新。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创新电能替代技术路线,建立电能替代技术标准体系,加快电能替代关键设备和技术的研发,促进技术装备能效水平显着提升,应用范围明显增大。

    坚持市场运作,产业推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电能替代技术、业态和运营等创新,探索多方共赢的市场化项目运作模式,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主要目标

    重点在交通运输、工业生产、民用建筑、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电力供应与消费领域等领域,推广以电代煤、代油等电能替代技术,形成节能环保、便捷高效、技术可行、广泛应用的新型终端电能消费市场,提高电能在终端消费的比重。“十三五”期间,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促进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升。

    三、重点任务

    (一)交通运输领域。结合绿色循环低碳港口创建活动,加快在港口码头推广应用船舶岸电和电驱动装卸技术,年内主要港口港作船舶、公务船舶靠泊使用岸电比例达90%,集装箱码头港作机械使用电能等清洁能源比例达100%。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广高速公路服务区直流充电站业务,布局邮政、物流、环保等专用电动车领域,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全市、布局合理的充电服务网络。在市政工程、电力工程、通信基础工程等移动领域推动储能施工电源替代小型柴油发电机,减少各类移动施工污染。

    (二)工业生产领域。在金属冶炼、玻璃制造等有加热需求的行业加快推广电热隧道炉、红外加热炉等高效电窑炉技术,至年内全面替代高污染燃料窑炉。在服装纺织、木材加工、水产养殖加工等生产工艺需要热水(蒸汽)的行业加快推进工业电锅炉的技术应用,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或实现电能等清洁能源替代,65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实现超低排放,其余燃煤锅炉要综合应用电能替代、集中供热等措施实施整合、改造,全部达到特别排放限值。在工业生产的物料传输、装卸等环节,推广使用电驱动皮带传输、电驱动吊机等技术,提升传输、装卸装备电气化程度。新建项目禁止建设自备燃煤电厂。

    (三)民生用能领域。对在燃气(热力)管网覆盖范围以外有采暖需求的学校、医院、商场、办公楼等公共建筑,加快推广蓄热式电锅炉、热泵和电蓄冷等技术应用。鼓励昼夜负荷差异大的建筑(建筑群)采用蓄热式电锅炉、蓄冷空调等蓄冷蓄热技术,充分利用夜间富裕电力,削峰填谷。加快对老旧公用建筑清洁用能技术改造,强化新建公用建筑对高效用能技术的应用。鼓励建设地源(水源、污水源)热泵供热(制冷)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