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能源行业展望:新能源的希望之年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8时48分21秒

    【慧聪热泵网讯】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回顾2016年,我国能源工作稳中有进,在煤炭去产能、非常规油气开发、新能源开发利用、输电能力提升、“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展望2017年,能源工作将出台哪些新政策、新要求?能源行业将出现哪些新动向、新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同样强调,“能源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因此,我们认为,2017年我国能源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具体体现为:能源产消稳中有升,能源结构稳定好转,能源改革稳健推进,能源合作稳步深入。

    一是能源产消稳中有升。按照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发展目标,2017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36.7亿吨标准煤左右,同比增长6.9%,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4亿吨标准煤左右,同比增长0.9%,将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二是能源结构稳定好转。2017年煤炭产量36.5亿吨左右,原油产量2.0亿吨左右,天然气产量1700亿立方米左右(含页岩气产量100亿立方米左右),力争新开工水电装机规模2000万千瓦、新增风电并网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1800万千瓦,力争新开工核电装机规模10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4.3%左右,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6.8%左右,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60%左右。受巴黎协定的影响,化石能源遭受冲击,清洁能源迎来机遇,能源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三是能源改革稳健推进。按照中央以及国家能源局的部署,2017年,我国将加快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着力优化能源供给结构,聚焦的电力、石油、天然气行业改革有望实现实质性突破,煤炭、石油、天然气、风电、水电、太阳能等产业积极谋求转型升级。

    四是能源合作稳步深入。我国将依托“一带一路”战略继续深入拓展国际油气合作,促进与周边国家电力互联互通,推动核电“走出去”,拓宽国际能源合作领域,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能源国际合作将开拓新空间。

    油气:蜕变之年

    国际油价保持平稳。截至目前,全球石油供给过剩、需求乏力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016年岁末,欧佩克减产协议“靴子落地”,国际油价走出一波翘尾行情。业内预计全球油气供需2017年将实现再平衡,国际油价或将温和回升,但考虑到国际原油库存依然高企、页岩油产能快速恢复对油价的抑制等因素,对油价反弹也不能过于乐观,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国际油价仍将在低位徘徊,2017年油价预计在50到60美元之间震荡。

    国内石油有望稳产。国内石油产量方面,虽然受到开采难度以及低油价的冲击,但是国内油气储量保持稳定增长,“三桶油”的资本支出有望略有回升。预计2017年国内原油产量将继续稳定在2亿吨左右,与2016年基本相当。

    推动天然气成为主体能源。2017年元旦,迎接中国的除了辞旧迎新的喜庆,还有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严重雾霾,在严重的气候污染中,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其中天然气无疑是最优之选。我国当前的天然气用量大约1900亿立方米,其中600亿立方米需要进口,天然气消费比重只占到5%左右,而全球是21%,美国则达到28%左右,因此大力发展天然气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大势所趋。

    国务院办公厅在能源发展战略中提出,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耗中占比要提升至10%,即天然气的消耗要增加1000亿立方米以上,在2020年达到3600亿立方米,未来天然气有望成为煤炭、石油后的第三大主体能源。按照这一战略规划,2017年我国将继续大力推动天然气成为主体能源,推进价格改革、供需调峰、开采技术等难点工作,同时制定实施《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推进城镇燃气、燃气发电、工业燃料和交通燃料等重点领域等规模化利用,2017年天然气消费比重有望提高到6.8%。

    石油体制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速。2017年,石油体制改革有几大看点,一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进一步深化,二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上有望实现新突破,三是在油气体制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深化石油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进一步提高供给质量,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处理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

    2017年将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突破”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将”石油行业做国企改革的先锋,要求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2016年年底,中石油发布《集团公司市场化改革指导意见》《集团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导意见》两项重磅文件,这意味着石油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一场重头戏将在2017年全面上演,对于石油国企形成市场化经营机制、促进产权多元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国家能源局也将落实即将出台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研究制定勘探开采、管网运营等方面配套文件,制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专项改革试点方案,积极稳妥开展试点工作。从政策方向来看,国内石油行业供需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油气产品正在从此前的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天然气市场局部供给过剩和炼油产能过剩风险加剧。随着能源行业全产业链市场准入放宽和价格放开,国内油气行业正处在从资源主导向全面市场化转变、由需求侧管理向供给侧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市场竞争从终端向产运储贸权产业链、全方位延伸,各领域竞争全面加剧。

    “一带一路”进一步拓展我国能源发展国际空间。油气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在油气领域开展了广泛的能源合作,“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我国石油国企海外油气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来源地。2017年,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框架下,我国将继续深化与这些国家在油气领域的合作,落实“一带一路”沿线重点油气资源国和关键性油气合作项目,同时利用当前全球油气市场格局剧烈变换的机遇,与“一带一路”国家在构建新的油气市场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持续稳定的油气供应,提升我国在全球油气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拓展我国能源的国际空间。

    煤炭:革新之年

    继续化解煤炭过剩产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去产能方面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要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这基本为2017年煤炭去产能定下了基调。按照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的部署,2017年将更加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淘汰一批规模小、污染重、成本高、安全无保障的绝对落后煤矿,重点淘汰30万吨以下的落后产能;更加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通过减量置换,依法依规处置在建手续不全煤矿和涉嫌违规煤矿,有序发展先进产能;更加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规范煤矿生产建设秩序,加大对未批先建、超能力生产等违规行为的治理力度。

    由此可见,2017年煤炭去产能的力度是只增不减,预计煤炭去产能的量仍有可能在1.5~2亿吨之间,276个工作日制度将继续在全国煤矿执行,考虑到去产能和保供应两者间的平衡,具体政策可能会进一步优化完善。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预计2017年全国煤炭产量36.5亿吨左右,与2016年相比大体持平。

    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如果说去产能是当前时期煤炭行业脱困的核心任务,那么从长远来看,推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实现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才是煤炭行业的必然出路,什么时候煤炭能够清洁利用了,煤炭行业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2017年,我国将继续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重点耗煤行业节能减排发展清洁高效煤电,加大能耗高、污染重煤电机组改造和淘汰力度,加快现役燃煤机组升级改造,预计2017年年底前东部地区具备条件的机组将全部完成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电煤在煤炭消费中的比重可望提高。还将严格执行钢铁、建材等耗煤行业能耗、环保标准,加强节能环保改造,强化污染物排放监控。同时推进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鼓励“煤-化-电-热”一体化发展,提升能源转换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