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水工业网 作为中国跨区域调配水资源的战略性设施,亦是这个地球上最壮观的水利坐标系之一,南水北调工程自提出构想数十年来一直备受关注。通水两年多来,南水北调工程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来自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公开消息称,截至2017年5月1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入干渠逾70亿立方米,累计分水量近75亿立方米,惠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省市超千万人。与此同时,自2013年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累计调水入山东省近18亿m³,有效缓解了供水沿线城市的水资源瓶颈困境。
据经济日报的报道消息称,作为世界上覆盖区域最广、调水量最大、工程实施难度最高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被规划分为东、中、西三线,分别从长江下游、中游、上游向我国北方地区调水。三条干线好比三条巨大的“水脉”,将长江、黄河、海河、淮河相连互通,形成了“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中国供水新格局——
调南方水,解北方渴。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为受水区开辟了新的水源,改变了供水格局,提高了供水保证率。据了解,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就已惠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省市约5300万人,沿线受水区北京、天津、保定、石家庄、新乡、郑州等18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改善。
在北京,自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累计近20亿立方米南水进京,迄今北京城区自来水中,南水占比已超七成。在河北,96座水厂已经实现稳定供应长江水,24座水厂正在进行江水切换调试,8座水厂正在进行江水切换准备。到2020年,河北省将会有3000万城乡居民喝上长江水。在山东,自2013年11月15日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以来,已累计调水入山东省19.8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过4000万人,有效缓解了山东水资源短缺矛盾。
另据人民网此前报道,截至6月4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北方调水99.2亿立方米,相当于向北输送了690个西湖的水量。调水线成为供水“生命线”,受水区覆盖京津及冀豫苏鲁等省33个地级市,超过1亿人受益。而南水北调工程,这一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取得实实在在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
千里调水来之不易。“南水北调不仅是供水工程,更是保障水安全的战略选择,必将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基础支撑。”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鄂竟平指出,调水线也成为绿色“生态线”,沿线治污提速,修复生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受水地区进一步促进受水区节水工作的开展,在受水区带动发展高效节水行业,淘汰限制高耗水、高污染行业的发展。
在受水区,水质改善则更为明显。过去,北京市的部分南城地区使用的是本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混合水,自来水硬度在每升350至380毫克,“水碱”现象较为明显。南水进京后,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的监测显示,使用南水北调水后自来水硬度已降至每升120至130毫克。在天津,通水两年来,南水水质常规监测24项指标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标准及以上。而在河南,受水区不少家庭净水器具“下岗”,观赏鱼可直接使用自来水养殖。
与此同时,随着南水千里奔袭向北,多用地表水、压采地下水、回补生态水,受水区正不断优化配置水资源,通过水源置换,累计压采地下水8亿多立方米。具体来看,北京、天津等受水区6省市加快了南水北调水对当地地下水水源的置换,已压减地下水开采量2.78亿立方米。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4月底,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埋深比2016年同期回升0.36米。
“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鄂竟平进一步指出,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强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是重中之重。从调水源头到沿线各地,治污环保不断加力,新建污水处理厂350家,新建垃圾处理设施150座。此外,在建设期间,南水北调水源区与沿线的确加大环保治污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关停并转了数千家污染严重的企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一批新型生态环保产业。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