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水工业网 近日,媒体报道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搬迁新址后,有493名学生先后被查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情况,个别学生还被查出患有淋巴癌等疾病。据媒体调查和学生家长反映,常外对面正在开挖的土地是三家化工厂的旧址,常外学生身体异常或与这片毒地有密切关系。
在常州市和新北区以及常外校长看来,这次事件的导火索是由于土壤修复开挖过程中,散发出的异味导致。不过,因为常外新址竟建立在化工厂旧址对面,媒体发现属于先开工后环评,且环评报告有瑕疵,整个环节中有许多漏洞,所以舆论普遍不接受上述回复。
在业界看来,常外污染事件问题严重,由土壤修复“背锅”是不行的。事实上,常外对面“毒地”问题要想真正解决,后续还需要一系列土壤修复工作完成。经此一役,土壤修复“名声”要起来了,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上升。
当前我国土壤污染严重土壤修复大有可为
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的方式。土壤修复的技术原理有两个,一是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二是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从污染源的角度分类,土壤修复重点包括工业污染场地恢复、矿区治理及其所相关的水污染治理以及农田污染治理三方面工作。
经济高速发展后,我国环境问题不断突出,土地污染问题也极为严重。2014年,实际调查面积的630万平方公里面积中,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我国严重土壤污染区就达320个,约548万公顷。此外,我国至少还有近3000万公顷的污染土地,包括接近2000万公顷耕地受重金属污染,500万公顷土地受石油污染,200万公顷土地受矿区污染,5万公顷土地受固体废弃堆放污染。
土壤污染分布方面,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以经济发达的中部和东部最为严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我国土壤污染情况严重,同时,土壤修复长期未受到重视。数据表明,我国环境服务业中,涉及土壤治理的生态修复企业仅仅占3.7%。严峻的形势下,土壤修复将大有可为。
起步阶段技术与资金瓶颈待解
参考国外土壤修复行业发展情况,可将土壤修复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平均土壤修复资金占GDP比重仅为0.056%;第二阶段是起步阶段,修复资金占GDP的比重为0.123%;第三阶段是跃进阶段,修复资金占GDP比重高达0.70%;第四个阶段是调整阶段,修复资金占GDP比重下降至0.49%左右。
我国土壤修复占国内GDP的比例不到0.01%,远低于欧美市场0.3%的发展水平。土壤修复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与资金两大瓶颈正制约着行业发展。
技术上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发或应用还处在试验阶段;其二,我国各地的土壤性质、气候条件、污染程度都不尽相同,土壤污染的检测和治理技术还不成熟。
资金方面,目前国内土壤修复工作主要依靠的是政府有限的资金投入,市场融资项目少,资金成为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的另一大阻碍。
因此,推动土壤修复发展,需要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并解决资金问题。政策向土壤修复研发领域倾斜、鼓励PPP模式解决土壤修复融资难题,将成为可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