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5年投资200亿 大同将还清永定河上游桑干河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9时11分15秒

    慧聪水工业网 在京津冀大地上,一条大河由西向东贯穿蒙晋冀京津,注入渤海。这就是诞生于340万年前、长达740余公里的浩浩永定河。

    曾几何时,“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的美景在童谣中流传。然而,近40年前,由于上游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永定河干涸数年,河道沙化、污染严重……

    2016年初,国家发改委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开展了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并将桑干河流域纳入国家《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京津冀晋四省市联动开展了重现永定河绿色生态廊道工程。

    经过治理的御河,水清长流,林水相融,穿过大同城区,汇入桑干河。

    近日,记者来到永定河上游、距京350公里的京津冀水源涵养地——大同市桑干河流域采访。发现如今的大同大有不同——这里的桑干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热火朝天,穿城而过的最大支流——御河碧波荡漾,两岸蓝绿交织,林水相融;在城南8公里外,十里河与御河交汇处,一座占地5.57平方公里的“大绿肺”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大同市将投入200亿元,决心用5年时间还清桑干河,不断为首都北京输送一池碧水。”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信心满满地说。

    “大绿肺”曾经是“龙须沟”

    被称为“大绿肺”的工程有个学名,叫十里河入御河交汇处生态湿地工程,是大同市桑干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总投资35亿元,2016年3月启动,11月开工,2019年完工。“大绿肺”北起京大高速,南至大秦铁路,西起大运高速,东至御河东路。据了解,这个地方原是老舍笔下的“龙须沟”——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如今正以“一天一个样”的惊人速度发生变化。

    “这里每天都有150多辆车、500多名工人紧张施工,原先满河床的垃圾早已不见踪影……”附近一位居民对记者说。记者在现场看到,挖掘机、推土机、渣土车等大型机械正如火如荼地在河道里作业,一大片油松、云杉等树木梯次排布在山坡上,“大绿肺”初现绿模样……

    防洪标准大飞跃

    “这个项目集水利工程、水环境治理工程以及生态修复工程等为一体,完工后,首先将具备水利防洪、污水处理等基础功能。”大同市市长马彦平说。

    从水利角度说,该项目建成后,御河、十里河河道防洪标准将从不足5年一遇,提升到50年一遇;从治水角度看,这里设置了两个液压坝,一个溢流坝,通过4处功能湿地和多个水泡子,日总处理污水量将达到11.9万立方米,御河、十里河在这个“大绿肺”里过滤后,流入桑干河。

    “御河主河槽拓宽至90至220米,十里河主河槽拓宽至60至130米,园区内主道路及功能湿地保护隔堤20年不淹没。”正在御河河槽拓宽段指挥的该项目负责人说。

    经测算,整个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削减化学需氧量约868.7吨,氨氮约111.1吨、总磷约6.6吨,项目区出水水质由劣V类提升至地表水IV类标准,符合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能有效改善御河汇入桑干河水质。

    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有的正在进行河道清淤,有的正在护坡砌筑,有的在试用“生态修复转化技术”维护生物多样性……

    建成后,整个项目区园林绿化面积将达3.51平方公里,绿化率达93%,分布植物资源400至500种。规划设计12种水景类型、36个水景景观、54个水面。“这些绿地和水面,年可吸收二氧化碳约10692吨,吸尘3800吨,同时还能净化土壤、降低噪音、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说。

    专家认为,这个“大绿肺”两年后不仅将成为一座生态湿地公园,还将成为构筑京津冀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一环。它不仅能有效改善御河、十里河水质量,为下游桑干河提供满足区域要求的生态环境用水,而且还能持续改善永定河、海河流域水环境,为京津冀地区涵养水源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桑干河水的流向,记者来到桑干河下游最大水库——大同城东50公里处的册田水库,这个水库可蓄水量达5.8亿立方米,太阳下的桑干河水碧波荡漾,温和优美。河面宽达300多米,水库常年蓄水量3000万立方米,每年根据需要向北京官厅水库供水2275万立方米。两年后,经过“大绿肺”洗礼的桑干河,通过册田水库再次净化,将更加干净清澈,流向北京。古老的桑干河水越来越纯,越来越美。

分享按钮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