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 膜池混合液特性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6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9时11分47秒

    慧聪水工业网 MBR膜系统运行是否稳定与膜池内的混合液特性具有非常大的关系。正常MBR膜池的活性污泥颜色及气味一般为黄褐色,有絮凝性、无恶心的气味,日常运营必须适当地对膜池混合液特性参数进行检查并记录。

    MBR膜池混合液特性参数主要有如下参数:

    1.1混合液PH及水温T

    混合液PH及水温T监测为运行中的日常监测值,实际运行中污泥混合液的PH一般维持在6.5~8.0之间,一般不会发生大的波动。日常运行中需关注进水的pH值,若其值低于6.0或高于9.0均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其大量流入生化池,造成活性污泥死亡,从而影响生化处理效果。因投加除磷药剂或其他化学药剂造成混合液pH小幅波动时,如果未对出水水质造成负面影响,则可不必采取应对措施;若影响了生化预处理效果,可在进水中适当投加酸碱药剂进行中和处理。混合液的温度主要受系统来水水温和当地气温的影响,混合液水温数据应每天监测、记录一次,作为日常运行期间膜通量和负压变化的分析依据。

    1.2MLSS/MLVSS

    混合液MLSS值作为水厂日常监测项目,其值一般推荐维持在6~8g/L之间。运行中可根据来水水质、水量、季节进行动态调节,夏秋季节可适当降低污泥浓度至4~6g/L,春冬季节可适当提高污泥浓度至6~8g/L。

    1.jpg"

    每周(或每月)检测一次膜池混合液MLVSS,MLVSS/MLSS值主要是因来水水质、膜前处理工艺、投加药剂的类型及药量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MBR工艺由于生化反应的SRT较长,MLSS/MLVSS相比其他工艺较低,其值一般在40~70%之间。

    1.3SV30及SVI

    SV30(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静止沉降30min后污泥所占的体积百分比。它是分析污泥沉降性能的最简便方法,也是日常监测常规项目。SV30值越小,污泥沉降性能就越好。SV30值越大,沉降性能越差。在无其他异常的情况下,SV30可作为剩余污泥排放的参考依据。测定SV30的器皿一般标准是采用1000mL的玻璃量筒来测量,有些单位用100mL量筒测定。如果丝状菌泛滥,其由污泥絮粒中心向外伸展,往往形成"刺毛球"状的活性污泥骨架,阻碍了絮粒间的压缩,使污泥的SV30值升高,严重时SV30值接近100%,最终导致污泥膨胀,系统平衡被破坏,可能引起严重的膜污染及膜损伤。

    SVI(污泥体积指数):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相应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即:SVI=混合液30min静止沉淀后污泥容积(mL)/污泥干重(g),即SVI=SV30/MLSS。

    SVI值能较好地反映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沉降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SVI常在50~300之间,SVI值过低,说明污泥活性不够,可能是水体中营养元素缺失导致。SVI过高的污泥,,说明可能发生污泥膨胀,可通过停止曝气,增加污泥回流来改善污泥状态。

    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活性污泥状态与一般好氧池活性污泥略有差异,如果直接用MBR中的污泥测定SVI会比较困难,建议稀释一倍后测试。

    2.jpg"

    非正常混合液

    1.4过滤性(mL/50ml.5min)

    膜池混合液过滤性应做为MBR水厂的日常监测项目,MBR系统混合液预警机制主要采用膜池混合液的过滤性数值做为判断依据:50mL膜池混合液经过Φ15cm中速定性滤纸过滤,5min后的滤后液体积即为该混合液的过滤性的表征值。

    3.jpg"

    混合液过滤性必须保持在25mL/50mL.5min以上(即5min过滤水量需要>25ml),低于5min过滤水量低于20mL必须进行调控,调控至过滤性为25mL/50mL.5min以上停止调控(各污水处理厂可根据日常测定结果具体确定预警值)。

    在实际运行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及混合液的状况来分析过滤性恶化的具体原因,再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善。

    4.jpg"

    1.5粘度(mPa.s)

    混合液的粘度:监测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值主要因温度及污泥浓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维持在8~20mPa.s,不高于30mPa.s。温度越低,混合液浓度越高,其粘度值越高。污泥粘度越高,水过膜阻力越大,具体可能体现为膜运行负压升高、水通量下降。

    1.6上清液TOC

    混合液上清液TOC作为混合液监测的选测项目,可根据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测定,一般上混合液上清液的TOC值为10—15mg/L,最高不超过30mg/L,其值主要反映混合液上清液中溶解性小分子有机物的量。混合液TOC值越小,膜污染的速率或概率越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