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瞄准万亿PPP市场 最大经济体走进新时代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8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9时13分33秒

    慧聪水工业网 随着发改委万亿新设PPP项目库市场的启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将逐步进入吸引外资新时代。

    所谓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PPP)是指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以某个项目为基础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模式。PPP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英国公共服务领域开始应用的一种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方式,被认为是调节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一种新模式。PPP模式的推广有利于提升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利于控制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符合公共财政和政府治理的内在要求。

    从本质来讲,PPP的核心理念思维是通过广泛的社会资本利用其专业能力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产品。PPP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领域,尤其是轨道交通、市政设施、生态环保、清洁能源、健康养老服务等领域,因为这些领域亟待国内私人资本、外商资本在内的更多社会资本进入。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PPP模式主要使用在能源、电力、交通以及水处理等行业,以BOO/BOT/BROT等形式为主。根据专门研究机构的统计,1985~2011年以来,全球基础设施PPP名义价值达到了7751亿美元;从地域上看,英国、澳洲等国家的PPP模式较为成熟,规模较大,而发展中国家相对使用较少,不过近年来也在快速增长中。

    中国的资本总存量和人均资本存量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仍需要通过投资提升资本存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涉及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重大国计民生方面的公共设施投入存在明显不足。未来需要从新型城镇化入手,在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基础上,针对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环节,如城际交通、城市地下管网、保障性安居工程、节能环保、农业水利、农村道路交通、公共配套设施、中西部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工程,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

    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参与城市经营,更多研究国有设施和国有资产经营权的转让措施和办法,积极探索尝试多种直接融资方式。推进市政公用事业产业化,将城市公用事业所有权、经营权和养护管理进行有效剥离,吸引各种社会资金直接投资建设和经营,提高国有资产和设施的运行效率及水平。此外,通过PPP的改造可以将原来较短的回购期变为较长时间的公共项目特许经营期,以减轻债务偿还的压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