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执法如何补齐“短板”?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9时15分25秒

    慧聪水工业网 当前,少数环境执法单位在执法文书、材料制作整理归档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规范问题,比如对行政处罚案件表述定性不准确、询问笔录内容与执法内容不一致、适用法律不准确、事实不清楚、案卷内法律文书之间逻辑不严密等。类似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环境执法的正规化水平,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环境执法的风险系数。

    对此,笔者认为在环境执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抓好以案卷为主要内容的执法文书、材料整理工作。

    一要充分认清案卷等法律文书材料的本质。

    从本质上讲,案卷等法律文书材料是执法过程的记录,是执法过程的一种呈现及表现形式。

    从案卷等法律文书材料中能看出整个执法过程是否合法、正规、有效,同时他也能从侧面反映执法人员的工作作风、法律素养、执法水平等。所以,作为执法重要组成部分的案卷等法律文书材料整理工作,在执法中意义重大,如果案卷等法律文书材料存在漏洞、破绽,说明执法过程势必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因此,各级环境执法单位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以案卷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文书制作整理问题,以此作为提高环境执法质量水平的重要抓手,并以此作为考核、评定、检验环境执法质量水平重要内容。

    二要在增强表达的准确性、严密性、规范性上着力。

    执法过程是一项严肃性、专业性、严密性、规范性极强的活动,必须克服模糊性、随意性、混乱性,特别要重点解决在同一个执法文书、材料、案卷中出现前后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表述,或者内部文书之间逻辑不严密,彼此间做不到“相互印证、相互衔接”等低级性问题。

    为有效解决这方面问题,各级环境执法部门必须在抓好环保法律、法规学习的同时,注重结合实际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公共基础行政法的学习,夯实法律素养、培养基本的行政执法技能和能力。

    三要规范证据的提取、固定、保存、制作,增强证据的法律效力,强化证据对案件的支撑效果。

    据了解,当前环境执法中还存在相关证据的提取、保存、制作不规范,证据种类单一等方面问题,类似问题的存在大大影响了相关证据的法律效力和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质量及水平。

    对此,各级环境执法及法制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学习培训,同时积极借鉴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弥补环境执法的这一“短板”。

分享按钮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