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水工业网 仅两年时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投资需求已突破10万亿元,真正落地项目投资额已达1万亿元。
不过,专家认为,PPP项目落地仍有一定困难,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而这背后深层次原因包括PPP顶层立法缺失、政策配套不足、项目质量不高、审批较长、政企双方契约意识不足、项目长期融资渠道不畅等。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高层重视。近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完善PPP领域财税优惠、用地招拍挂、融资支持、资本退出等配套政策,多推介含金量高的项目,减少和简化不必要的审批,提高政府履约能力,而且PPP领域两法最终合一,立法进程正加快。
项目落地加速
PPP模式2014年起获国家正式推广,2015年呈现爆炸式增长,2016年增速更快。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PPP项目库入库项目9285个,总投资需求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6万亿元。
这一投资需求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基础设施总投资额。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总额是10.13万亿元。
今年PPP项目不仅以每月平均新增5000亿元的速度在推出,而且项目落地率也逐步提高。财政部PPP中心解释,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先后有识别、准备、采购、执行和移交5个阶段,项目落地率,是指执行和移交两个阶段项目数之和与准备、采购、执行、移交4个阶段项目数总和的比值。所谓项目执行阶段,包括PPP项目公司设立、融资管理、绩效监测与支付、中期评估等。
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显示,6月末全国PPP项目落地率由1月末的20%提高至23.8%,落地项目总投资额1万亿元,项目落地加速。其中,232个财政部PPP示范项目落地率更是高达48.4%。
PPP专家、大岳咨询总经理金永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PPP项目开展仅两年投资需求突破10万亿元,说明PPP市场份额正快速扩大,地方政府也不再观望而是非常积极地推广。不过10万亿数字本身意义不大,因为并非所有的PPP项目都具备实施条件,现在问题是如何让更多的PPP项目落地。
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季报(第3期)称,PPP项目需求不断加大,但其中七成(6683个)项目仍属于识别阶段的选项目,一是规划实施时间分布在未来若干年;二是尚未完成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只表明地方政府部门有意愿采用PPP模式。要真正成为PPP项目,还必须经过严格论证把关。
社会资本观望
尽管PPP项目落地加速,但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落地困难一直困扰着官方。6月7日的国新办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专项督查有关情况吹风会上,参与民间投资专项督查的财政部副部长刘昆表示,当前PPP项目储备比较丰富,但项目落实困难。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提出目前PPP领域存在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顾虑重重。
据新华社报道,在近期国务院民间投资专项督查调研中,四川远舰建设集团董事长杨远见反映:“现在很多PPP项目就是为国有企业‘量身定做’的,很少有民企参与的份儿,有的地方直接告知‘优先考虑国企’。一方面是因为国企能从银行贷到更低成本的资金,另一方面政府也想避免引发道德风险质疑。我们申请过很多PPP项目,都被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今年民间投资下滑过猛,一大原因就是PPP项目落地费劲。由于PPP项目周期都在10年以上,民间投资人担心政府不履约,后任领导不认账,对PPP项目多在观望。另外,一些地方将回报率高的PPP项目留给城投公司,将一些回报率很低的项目推给民间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