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绵城市规划:2017年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9时17分32秒

    慧聪水工业网 日前,青岛出台的《青岛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确定了75%雨水就地消纳利用目标,2017年底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

    2016年申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城市有20个,经初选,有17个城市获得竞争性评审资格。4月22日下午,经竞争性评审,青岛市入围第二批14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青岛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期为2016—2018年,总建设投资为48.8亿元。2016年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扩大工程技术试验范围,并建设不同类型的示范项目,总投资19.1亿元;2017年大面积推广,投资18.8亿元;2018年投资10.8亿元。

    目标:建海滨山城特色的海绵城市

    规划中提到,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领青岛市城市发展,促进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以生态、安全、活力的海绵建设塑造青岛城市新形象,实现“水生态良好、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改善、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发展战略,建设具有海滨山城特色的海绵城市。

    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5%以上的面积达到径流控制率75%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径流控制率75%要求。

    模式:PPP打包投融资模式示范

    以流域、汇水分区划分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PPP打包模式,明确采用设计、融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建设模式,鼓励具有总承包资质的企业或企业联合体参与青岛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将海绵城市建设分区分为新城、旧城建设区二大类。

    以旧城改造的分区,其低影响开发措施以滞、蓄为主,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为70%以上;以新城建设为主的分区严格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进行建设和改造,低影响开发措施以滞、蓄、净为主,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为80%以上;规划区规划进行生态岸线建设的主要河道包括大沽河、白沙河、李村河、娄山河、海泊河、墨水河等河流的郊区河段等,全长188.68km。

    加固:不低于20米河岸绿化带

    基于河岸现状,增加或拓宽主干河流两岸滨水带,适当增加缓冲景观岸线宽度不小于20米、预留居民亲水空间、满足河道防洪要求为前提,靠近河岸处,建设不低于20米的河岸绿化带,主要是灌乔木相结合的立体化生态系统。在城市内河段,功能以防洪和城市景观为主。堤岸底部采用碎石加固,保证堤岸的稳定性。

    进行防洪堤改造,建设内河生态型岸线,功能以防洪和生态系统重建为主。采用锚固方式将土工织物固定于河堤坡面或垂面,在土工织物表面进行草皮种植以改善堤岸生态状况。

    不满足防洪标准的河道通过现状调研及核算,青岛市中心城区有杭州路河上游、水清沟河等共18条河道不满足相应的防洪标准,需对其进行改造,以满足防洪标准,需改造河道总长度约86.54km,达标河道也需清淤。

    青岛市雨水管渠中心城区重要地区主干路重现期按3~5年设计,多为3年,快速路重现期按5年设计,暗渠按10~20年一遇标准设计;一般地区次干路多少按3年一遇设计,个别为5年,主干路3~5年,支路按2~3年,小区道路按2年一遇标准设计。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