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音响灯光网报道,2010年《阿凡达》上映,卡梅隆导演以前所未有的华丽方式开创了3D电影革命,一夜之间,让早在2003年落地于上海和平影都的第一块商业IMAX银幕出现彻夜排队购票的场景。自此,3D电影才真正落地于民众之中。
八年过去了,观众们仍在期待《阿凡达2》的上映,他们可能会认为3D电影是自己离潘多拉最近的距离。但在他们的想象之外,卡梅隆导演又带来了全新的惊喜。这次,是将潘多拉星球真实的摆在人们的面前。
由太阳马戏、上海对外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主办的《阿凡达前传:托鲁克-首次翱翔》8月1日晚在北京凯迪拉克中心盛大首演。据悉,北京站的演出将一直持续到8月12日,8月16日-26日将移师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
不同于太阳马戏过去的作品,此次的《阿凡达前传:托鲁克-首次翱翔》采用了大量先进的舞台技术。
据介绍,《阿凡达前传:托鲁克-首次翱翔》的整体舞美和道具体量达到了令人惊叹的39个集装箱,并且在一天的时间内全部装台完毕。
后台区域整齐地排列着包括115套服装、头套,以及超过1000多件配饰。步入舞台区域,40台投影仪分布在整个演区上空,它们将在表演中营造出5倍标准IMAX屏幕大小的投影面积。
巨型托鲁克匍匐在高达7.5米的奥马提卡家园树下,通体由红黄橙三色渐变而成,双翼上勾勒着逼真的黑色条纹,栩栩如生,宛如沉睡在后台蓄势待发,只等演出大幕拉开。
一、逼真的妆发
演出开场前,每位演员需要花费近两个小时进行化妆和换装。故事中出现了生活习性各异的五大部族,服装设计师们为演出服装设计了25种不同的蓝,为了呈现100%逼真的纳美人,选用了4种不同的蓝色肤色,来诠释纳美人不同的DNA。
每一场演出共需要115套服装,还要搭配超过1,000余件鞋子、头饰和项链。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Tawkami 戏服花朵需要 437 码布料和 120 根钓鱼竿,可谓是一项凝聚设计师心血的浩大工程。
除此之外,主创们还想出了一套不同寻常的杂技语言,这也是在创作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所有的演员们在训练中不断回避人类生物力学规则,营造出潘多拉星球的重力感官体验,将一个逼真的纳美人完美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二、高科技元素
高科技元素贯穿全剧,《阿凡达前传:托鲁克—首次翱翔》史无前例地采用最先进的跟踪系统来协助完成投影、灯光、布景及人员的配合任务。该系统隐藏在演员服装中,演员会佩戴着一种连接着追光和视频投影仪的追踪装置,借以实时反映他们的动作。在观演过程中,观众还可以用手机参与互动式体验,通过TORUK APP的提醒,将手机镜头对准舞台,即可看到更绚烂、更动人的虚拟动态画面,这也是太阳马戏首次将这一互动体验带来中国,力求为北京、上海的观众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沉浸式多媒体互动体验。
高科技投影营造神秘氛围,呈现特效视觉盛宴,向观众真实展示一个具有立体感和质感的“潘多拉星”。在米歇尔·勒米尤和维克多·皮隆的强强联手下,舞台布景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屏幕,40个大型投影机覆盖舞台、布景、甚至延伸至观众区,让单一色调的舞台能瞬间呈现出雨林、火山、潮汐等自然景观,赋予观众真正置身于“潘多拉星”的实感。太阳马戏将电影语言应用于舞台表演艺术,融合大场面的壮丽奇观与精致的细腻温情,最大程度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三.奇特的舞台布景和舞台道具
五种主要元素——家园树、岛屿、绿带、捕梦网以及两块侧幕组成了这个舞台。舞台布景设计师卡尔·菲利安在设计的过程中特意避免直线的使用,尽量只使用弯曲的有机线,打造迷幻效果。360度超大型中央舞台,总共40台视频投影机,总面积尺寸达到标准IMAX屏幕的五倍以上。在现场模拟出惊险的地震和火山爆发、星球内部岩浆滚滚涌出、漫天繁星从天而降等效果,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外星球的奇幻魅力,重返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世界。
演出中共有16个木偶,分别代表了潘多拉星上生物,这些木偶由木偶师操控,他们精湛的技术将动物演绎的栩栩如生。剧组还使用了19只风筝,时而滑翔,时而俯冲,其中包含6只四线风筝、11只杆牵引风筝和2只巨型牵引风筝,2只巨大的牵引风筝会飞跃观众席与观众们互动,力求还原托鲁克降世时的恢弘场景。
四、全新的马戏艺术形式
太阳马戏摆脱了传统的“动物+驯兽师”马戏模式,也放弃了成本昂贵的动物表演,创造了一种“马戏艺术和街头娱乐戏剧性组合”的新模式,将音乐、灯光、舞蹈、即兴喜剧等艺术样式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专属于“太阳马戏”的表演模式。
《阿凡达前传:托鲁克—首次翱翔》,打破了艺术形式等界限,是一次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