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产业何时能借运20战略运输机大展“鲲鹏”

   2020-07-02 门窗网sxxjymy6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02日 09时44分31秒
相关推荐:

  6月15日下午18时30分,运20战略运输机首批交付部队服役仪式在中航工业某试飞中心圆满结束。这是我国空军正式开始具备强大战略投送能力的重要标志。

  据悉,运-20(中国代号:Y-20、鲲鹏)运输机,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喷气式重型军用运输机,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设计、西安飞机工业集团为主制造,并于2013年1月26日首飞成功。运-20作为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中国军方对运-20的实际需求,最起码的数量是300架以上,如此庞大的规模,足够两个飞机制造厂开足马力生产10年。

  结合钛产业发展,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看鲲鹏起飞,助钛业发展。因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相通的一面,更何况一架飞机起飞拉动的是众多产业的齐头并进,涉及数百上千家企业的科研与发展。飞机孕育的钛市场“奶酪”潜力是相大巨大的,只要科研技术高大上,产品质量高精尖,适应飞机选材需求就可能分到属于自己的“奶酪”。

  资料载,一架F22战机用钛量大约42%,一架民用空客380用钛量大约65吨。“一代材料,一代飞机。”虽然没有翔实数据出来,但一架运20战略运输机鲲鹏用钛量一定不会少。飞机制造的选材既要能增加飞机材料的强度,又要能降低飞机自身重量,还要拓展提升适应相关性能的需求,那就一定离不开对钛及钛合金轻型材料的选择。按照10年开足马力生产300架鲲鹏,需要多大的用钛量?这个数字不用去推算也是极为可观的。再加上未来C919大飞机用钛量的逐步增长,国内航空用钛需求至少在20年以上会一路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磨刀不误砍柴功”,“打铁全凭本身硬”。航空用钛需求量增长已经成为必然,这块“钛奶酪”具有强大的市场诱惑潜力。钛企能不能在航空市场上分到这块“奶酪”,则要靠真本事硬功夫。只有技术独有,创新独强,产品独精,才有可能把企业的智慧、劳动转化成“鲲鹏”起飞的翅膀在蓝天飞翔。

  钛产业何时能借运20战略运输机大展“鲲鹏”?钛企现在就需站高望远,谋局高端,脱离大众化产品产能过剩的低端竞争轨迹,走出一条科研能力强,产品质量优,新品研发快,在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中适应航空工业对钛产品的需求,这也是助推我国钛工业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