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音响灯光网报道
会议扩声黄金组合:
方案1:
(鹅颈电容拾音器)----(自动混音器)----(调音台+反馈抑制器)----(图示均衡器)----(压限器)----(功率放大器)----(扬声器系统)
方案2:
(鹅颈电容拾音器)----(自动混音器)----(调音台+反馈抑制器)----(数字音频处理器)----(功率放大器)----(扬声器系统)
(附注:系统链路中,建议将反馈抑制器采用INSERT断点接入接口与调音台连接。在功能较为单一的语音扩声现场,可以考虑去掉调音台环节,直接使用自动混音器控制音量即可。)
以PEAVEY产品为例:
方案1:
(PM18S)----( AUTOMIX CONTROL8或S 4)----( SMR821a或RQ200或PV6+FeedBackFerretD)----(QF131)----(Cel-2a)----(IPR或CS)----(PHR或WS或SSE或IMPULSE)
方案2:
(PM18S)----( AUTOMIX CONTROL8或S 4)----( SMR821a或RQ200或PV6+FeedBack FerretD)----(DigitoolMX16)----(IPR或CS)----(PHR或WS或SSE或IMPULSE)
(附注:在实际配置设计中需根据具体要求适当调整,某些语音扩声现场如报告厅环境,可增加返送扬声器系统及配套的均衡器和功率放大器,通常在有主讲区的环境下,还需增加无线头戴式或手持式拾音器等,自动混音器也可以是手拉手会议主机。总之,原则是具体型号可变,基本框架不变。)
对于以上方案中的设备选型建议事项如下:
鹅颈电容拾音器
基本要求:电声指标一致性好、频响失真小、指向性强。
自动混音器
基本要求:具备幻象供电、输出方式为平衡式。
调音台
基本要求:具备断点接入接口、低切、2段以上的均衡、输入通道数量大于4路(2路MIC或LINE,1组立体声)。
反馈抑制器
基本要求:具备静态和动态滤波器、具备快速滤波器。
均衡器
基本要求:31段图示均衡。
压限器
基本要求:具备噪声门、限制器。
数字音频处理器
基本要求:输入通道数量2路以上,输出通道数量2路以上,音频信号路由可自由设置、5段以上参量均衡。
功率放大器
基本要求:1、对于定阻式输出:负载能力强(最小负载阻抗最好为2欧姆)、通道数量多(2通道以上)、符合功率匹配(功放每通道额定功率≧1.2×扬声器系统额定功率)。
2、对于定压式输出:具备多种电压选择、符合功率匹配(功放每通道功率≧扬声器系统功率)。
3、功率放大器在功率及阻抗参数匹配的前提下,输入灵敏度尽可能低。
扬声器系统
基本要求:具备可固定安装的条件、紧凑的体积、与环境相协调的外观、频响失真小,在声压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扬声器系统灵敏度尽可能低。
基本工作原理概述(以方案1为例):
(鹅颈电容拾音器)----(自动混音器)----(调音台+反馈抑制器)----(图示均衡器)----(压限器)----(功率放大器)----(扬声器系统)
鹅颈电容拾音器负责拾取讲话者的声音,但是伴随拾音器开启数量增多,总输出电平会随之增大,如若不加以控制,则会导致由于音量过大出现反馈啸叫的现象。
在自动混音器诞生之前,基本有两种方案:1、采用手拉手会议主机限制可开启的话筒数量,比较麻烦的是,当现场有多人参加会议时,需要讲话的人必须先开启拾音器的电源开关,因为总的数量已被限制。2、将拾音器接入常规调音台,如需将所有拾音器开启,要么声音很小,要么就得依靠音响师在现场不断的进行音量调整。
因此,将拾音器接入自动混音器当属十分必要。无论是一支拾音器拾取信号还是多支拾音器同时拾取信号,总输出信号仅有小幅度的变化,这样就有效的解决了由于总输出电平增大,导致的反馈啸叫现象。
调音台在这里的功能为对不同信号源进行电平管理,例如:CD、DVD或电脑音源信号的大小调整,无线手持拾音器的信号大小调整、自动混音器输入信号大小的调整,以及对不同信号源音质的均衡调整。主要是为了便于直观操作。
反馈抑制器采用断点接入法与调音台上自动混音器对应通道中的INSERT接口连接。这里与大家的习惯思维有所不同的是,在系统调试中,不需要启用反馈抑制器,即处于BYPASS旁通状态,只在系统调试完毕之后再取消旁通状态。啸叫频率点的处理通过后面的图示均衡器来解决。讲到这里,可能不免会有朋友产生疑问了,既然已经有了反馈抑制器,怎么还要用图示均衡器,而且居然反馈抑制器还不用。呵呵,现在就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
我们知道,截至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可以处理反馈啸叫现象的设备基本有3种,分别是移频器、反馈抑制器、均衡器(图示和参量)。
移频器,顾名思义,就是将频率点移动,具体就是反馈啸叫频率,通常的做法是,当移频器发现反馈啸叫频率时,会将此频率点增加3至7赫兹再输出,这样就使得反馈啸叫频率点的电平无法循环增强,也就避免了啸叫现象的发生,但缺陷是会出现类似扫频信号发生器的效果,主观听感就是被变调。
反馈抑制器,顾名思义,就是将反馈啸叫频率进行主动抑制。通常的做法是,当反馈抑制器发现反馈啸叫频率时,会自动产生对应的窄带陷波器(又称带阻滤波器)将对应频率点进行滤除,这样就使得反馈啸叫频率点的电平无法循环增强,也就避免了啸叫现象的发生,但缺陷是在输出信号中,这个被滤除的频率点就消失在茫茫声海中了,有些书籍中讲由于反馈抑制器的陷波器带宽很窄,远比图示均衡器的带宽(31段的图示均衡,每段带宽为1/3oct)要窄,我们人耳不会察觉到,所以反馈抑制器不会影响音质,呵呵,这样的说辞实在是有些片面了,用古话讲,是不是可以用“管中窥豹”来形容呢?单从带宽角度而言,是对的,但是当有多个反馈啸叫频率点分布的很集中时,这个时候,音频信号将受到严重的破坏,主观听感就是音量变小、声音粗糙、还原度降低。
均衡器(图示和参量),顾名思义,就是将各频段的电平进行平衡调整的设备。通常的做法是,逐渐增大音量,当反馈啸叫现象出现时,通过频谱分析仪(声学测试软件或手持声学分析仪)配合或主观听力分辨,将啸叫频率的电平进行衰减,直至不出现啸叫现象。这样做的优点是,通过调整之后,在解决反馈啸叫问题的同时,音频信号既不会变调也不会缺失,还原度相对最好。当然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客观的讲,美中不足就是,需要人为调试、调试时间较长,在没有相关设备辅助的情况下,对调试人员的主观听觉分辨力要求较高。
所以,在这个方案中的均衡器的作用是用来处理反馈啸叫问题,而反馈抑制器的作用是用来应急。通常在大多数的会议现场没有音响操作人员(首先,会议内容出于保密,不允许他人在场。其次,多数单位并没有配备专业的音响技术人员),然而,常常会有新的情况发生,比如:使用者将多只话筒集中放置在一起供主讲人使用、原先设置好的拾音器(包括拾音器的位置及拾取方向)被重新改动、甚至可能会在拾音头上放置其他物品、以及在突发啸叫时用手捂住拾音头,这些情况导致的新的啸叫频率如果不加以制止,那么结果可想而知。此时,反馈抑制器就会在紧急时刻挺身而出,将新的啸叫频率迅速拿下(通常新产生的啸叫频率很少,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就好像有一位音响操作人员随时在现场保障一样。
压限器的作用主要是用来限制输入给功率放大器的音频信号大小,从而限制功率放大器输出给扬声器的功率,达到保护扬声器的目的。或许同样会有朋友产生疑问,会议室实际所需的声压级很小,同时也存在传声增益的问题,很多扬声器系统的额定功率几乎就没有发挥的机会,道理当然不虚。可是我们有没有考虑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在系统通电状态下,使用者随意拔插拾音器(尤其是在幻象电源开启状态下)、信号线缆、拾音器意外碰撞(掉落地面)、啸叫未加抑制、不正确的试拾音器的方式(对着拾音头大喊)、盲目的加大音量(对系统参数不了解的情况下一味增大电平推子或旋钮)。
关于最后的两个环节,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系统的作用这里就不再敖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