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钟灿院士:保持战略定力,推进Micro LED产业化进程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9时51分50秒

    慧聪LED屏网报道    

  5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所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欧阳钟灿接受新华网专访。欧阳钟灿院士建议,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全球经济因素影响,相关部门应持续支持显示行业做大做强,以京东方为代表的显示企业也应该保持战略定力,推进印刷OLED、MicroLED等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主持人: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显示产业重要一极,您如何看待中国显示产业发展以及技术趋势?

  欧阳钟灿:虽然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很大打击,但中国的显示产业一直在转危为机,除了传统应用以外,疫情也会带来一些新的市场需求。

  在中国企业家、技术人员、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显示技术与世界同步发展,液晶显示技术已经超过国外同行,再过两年,中国柔性OLED屏产量也有望跟上。中国AMOLED显示技术与液晶显示技术一样,同样呈后来者居上的发展态势。

  在当前这种情况下,企业应保持战略定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继续保持必要的研发投入,加大推进印刷OLED、MicroLED等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政府应持续支持显示行业做大做强,重点培育龙头骨干企业稳固市场竞争地位,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着力突破我国已经具备基础的显示迭代技术转型升级。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今年8K电视已经开始量产上市,您是如何看待8K前景?

  欧阳钟灿: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促进消费升级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手段之一。2019年3月,《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正式发布,提出到2022年中国超高清行业总体规模要达到4万亿,不过就当前三大运营商建网速度以及模式来看,超高清视频仍将在视频娱乐行业得到最先爆发,物联网以及更多垂直应用场景的落地还需要再等几年。

  彩电行业从业者将8K看成未来电视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主流彩电厂商在8K电视上的布局,以及相关政策不断放开、5G商用落地等因素,8K电视将加速普及。未来,5G+8K将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在各个领域不断掀起科技变革,引领行业发展的同时,更将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驱动力。

  5G技术与传感、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将有力推动智慧显示端口用户体验与集成功能全面升级。BOE(京东方)独有的ADS超硬屏技术,是全球广视角显示的重要核心技术之一。作为显示屏生产制造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标准,ADS技术能实现更高的透过率、亮度和对比度,上下左右视角均可达到178度,具备更低功耗,更环保优势,是液晶显示领域最具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的显示技术。

  ADS具备画质表现力佳、普适性强、超宽视角、超高色彩表现力、超高速运动画面处理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电视等全系列高端产品,全球市场渗透率极高。同时,ADS技术也适用于8K及以上高分辨率产品,高透过率的特点能有效降低成本以及8K产品的功耗,兼具顶级画质和节能环保的特点。

  主持人:柔性显示是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您如何看待我国自主研发的GGRB排列柔性显示技术?

  欧阳钟灿:作为新型半导体显示技术之一,柔性AMOLED显示屏以柔性基板代替了传统的玻璃基板,并采用可主动发光的有机材料以及柔性封装技术,颠覆了原有刚性的显示产品形态,可实现弯曲、折叠等多样产品形态。

  目前,市场上柔性OLED手机主要有两种像素排列方式,京东方采用的是自主研发的GGRB像素排列方式。GGRB显著的特点是,在相当的显示效果前提下,子像素发光面积占比更大,可有效改善烧屏问题,因此该技术在像素密度更大的高分辨率产品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京东方已推出了柔性显示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打孔屏,瀑布屏,折叠屏都实现了量产,应用在华为、摩托罗拉、LG、OPPO、努比亚等高端柔性手机上。

  主持人:今年,京东方推出了8KMiniLED背光显示以及MiniLED玻璃基产品,如何看待MiniLED技术趋势?

  欧阳钟灿:8KMiniLED背光显示实现液晶背光源细化控制,达到了10000个分区,实现超高对比度,非常了不起。

  MiniLED玻璃基产品是直接用LED光显示,采用有源驱动方式,无闪烁,玻璃在平整度、散热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通过将小块LED显示屏进行拼接,可以实现超大尺寸、小间距高分辨率的显示,将对商显及会议室公用显示屏等应用领域或与LED产业链相关企业造成一定冲击。

  MiniLED玻璃基的布局也是京东方在向未来MicroLED显示过渡性的研发,前者的单个LED在毫米大小,而后者单个LED尺寸小于100微米。

  主持人:目前,全球在建和计划建设的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已十余条,对于未来企业统筹布局有何建议?

  欧阳钟灿:客观来讲,中国柔性AMOLED显示技术与韩国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已经在快速发展中,而且很可能会弯道超车。未来3-5年,中国柔性显示技术或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浪潮。

  从目前的量产出货情况看,韩国柔性AMOLED显示发展最为成熟,量产出货最早、出货量最大,约占全球市场份额90%。2019年,中国京东方与韩国LGD均实现了柔性AMOLED的量产,随着产能释放和良率的提升,将对三星构成一定的竞争压力。

  随着中国大陆有9条柔性线已量产或规划投建,到2021年前后,依据设计产能,按照京东方对外公开的目前生产良率(80%),如果是在6代线上切割5.5英寸柔性手机屏幕(一块玻璃可切割228块手机屏),在满产的情况下,国内面板厂商柔性手机屏的年总产能将达到5.4亿片的产能,届时将占全球柔性显示市场的50%以上,成为柔性显示强国。

  但是考虑到AMOLED的技术难点,各地上马前一定要好考虑好技术难度,一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投资在400亿元左右,已达到一个中小城市的财政收入,如果失败将是很大的问题,因此决不能盲目上马。

   优质商铺推荐:深圳市群星浩达科技有限公司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