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药品合同制造市场将大幅度增长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6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9时53分27秒

    【慧聪制药工业网】 近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研究数据表明,预计未来3年内药品合同制造市场(CMO)将大幅增长,全球制造市场预计会增至2014年的约337亿美元。而未来两年内,随着制药公司面临重要的专利失效和越来越低的药品批准率,公司成本压力会越来越大。

    据报道,阿斯利康计划在2018年前将其所有的原料药生产外包,其中中国会占到很大的一部分,其他制药公司亦很可能会效仿。

    尽管印度在这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在化学药和原料药生产水平上领先于中国。但中国有着价格更低的原材料以及超过5000处通过GMP认证的设施。此外,还拥有许多高层次科学人才,同时,制造成品制剂的设施和专业人才也在不断完善。

    据安永分析,由于本土市场空间很大,中国公司在国内市场的收入很可能促使其在CMO方面得到发展,建立起信任和信誉,以赢得合同。2006年时,中国制剂出口仅价值3亿美元,但安永预计在2014年会增长到46亿美元。

    质量安全临考

    对于寻找CMO的跨国制药企业来说,印度目前是他们比较不错的选择。印度公司在仿制药、原料药和配方药方面蓬勃发展,获得了逆向工程专利药的不少经验,开发了高性能的合成化学技术,并投资建立了先进的生产设施。这些优势使得印度成为进行大规模药物生产和临床试验的良好场所。

    此外,大型制药公司选择印度作为外包地点,主要看中的是成本低廉。对于原料药、简单药物、口服药物(固态和液态)的生产,印度有超过10年的经验。在剂型和复合原料药生产方面,也比中国超前3~5年。目前,印度有超过100家经过FDA认证的原料药和配方药生产厂家,200处符合GMP要求的生产设施。支持印度合同制造领域发展的还有大量在化学和生化方面表现出色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不过其人工成本要比中国高20%。

    中国制药企业并不是一个主要的品牌或仿制成品药的供应者,而主要提供中低端产品。但是为了真正打进国际CMO市场,中国正向制剂市场发展。

    现在,中国只有极少数的公司可以接手海外制剂生产合同。不过,中国的CMO公司也在努力达到国际生产标准。

    中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要成为有信誉的商家,中国的合同制造商必须达到国际标准。但是,西方各国的标准不尽相同,并且提高标准就意味着成本增加,这是中国CMO发展成品药市场的主要障碍。

    美国和欧洲国家对于其国内的生产设施都有严格的标准,但却不会定期检查国外的生产设施。事实上,最近几年的事件显示,许多国外生产设施根本没被检查过,而中国企业的质量标准还需要不断提高。

    专利保护成掣肘

    知识产权问题一直是企业难以获得更多合同的主要限制因素。因为外包合同生产会涉及到向当地的合同制造商(CMO)进行知识和生产技术转移,将来,这些当地的合同制造商很容易成为竞争者。这些合同制造商在市场规模上有优势,如果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他们将进行逆向开发,生产药物的仿制药版本。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