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20时08分15秒

   “十一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演艺业、动漫业、文化旅游、文化娱乐、艺术品、网络文化等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公众文化消费十分活跃,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热情高涨,文化产品丰富多样,新型文化业态不断涌现,文化生产能力大为提升,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5%

    2004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比同期GDP增速高6个百分点,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2008年至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其消耗少、污染低、附加值高等优势进一步凸显,成为经济寒冬中的一股暖流。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估算,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8400亿元左右,比2008年现价增长10%,快于同期GDP的现价增长速度3.2个百分点。演出市场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旅游演出正在向主题化、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艺术品市场总体业绩上扬,中国书画作品单价大幅增长。

    新兴文化业态迅猛发展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十一五”期间,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网络视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视听载体、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拓宽了文化产业的领域。2009年,全国动画片创作生产数量达到322部17万分钟,比2008年增长31%。原创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票房过亿元,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纪录;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258亿元,比2008年增长39.5%。

    文化产业成为各地经济发展新亮点

    近年来,不少地方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成为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行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朝阳行业和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了积极贡献。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湖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0年的1.4%上升到2008年的5.1%,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3年的2.3%上升到2007年的6.5%。云南省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00亿元,占GDP比重为5.8%。近5年来,深圳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以年均约20%的速度增长,占全市GDP比重达到了7%。

    文化产业投资和文化资源开发持续升温

    文化产业成为社会资本追逐的新热点,大量资本和人力资源涌进文化领域,许多文化产业园区相继建设和投入使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据统计,北京市已有文化产业集聚区21个,文化企业达到8000多家。上海市有文化产业园区75家,集聚了2500多家文化企业和2万多名高层创意人才。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发挥了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