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精准扶贫 重振疫后经济——湖北广电长江云“搭把手 拉一把”开启助农新模式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7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20时19分19秒

    【慧聪广电网】湖北广电长江云发起“搭把手拉一把——湖北爱心助农公益行动”,充分发挥省级融媒体平台指挥调度优势,联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央视频、湖北广播电视台以及各县级融媒体中心,联合淘宝、京东、澎湃、趣头条等电商销售平台,以“主题宣传+湖北特产+互动直播+电商销售”的新模式助力湖北省农副产品销售。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为助力湖北因疫情待销的农产品销售,推进脱贫攻坚,在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商务厅、湖北省扶贫办指导下,湖北广电长江云发起“搭把手拉一把——湖北爱心助农公益行动”,充分发挥省级融媒体平台指挥调度优势,联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央视频、湖北广播电视台以及各县级融媒体中心,联合淘宝、京东、澎湃、趣头条等电商销售平台,以“主题宣传+湖北特产+互动直播+电商销售”的新模式助力湖北省农副产品销售。

    搭建产销对接渠道,开通助农销售专区

    为最大限度覆盖消费人群,助力湖北省农产品销售,长江云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依托湖北广电频道资源,联合淘宝、京东、澎湃、趣头条等各大电商平台,推出系列主题销售活动和销售专区,最大限度覆盖消费人群。

    3月底,长江云联合澎湃及多家电商平台发起“‘买鄂’助力湖北农产品推广月”活动,通过电商、资讯平台联手,为湖北农副产品搭建从宣传到购买的无缝对接平台。联合川报观察,结合奔康助农大型公益活动,发起“鄂醒了,四川好吃嘴来搭把手”活动。大力宣传推广热干面、小龙虾、洪湖莲藕等驰名全国的湖北农副产品,带领四川好吃嘴们购买湖北优质农副产品,为解封后的湖北经济恢复搭把手!

    4月2日,为帮助湖北省小龙虾、茶叶等行业加速复工复产,长江云联合京东设立“京心助农寻味湖北”销售专区,为推广销售湖北农副产品鼓呼。全国的吃货们都可以在湖北产品专区,尽享小龙虾、周黑鸭、热干面、孝感米酒等湖北特产,同时也为辛辛苦苦劳作的农户们摆脱困境奉献一份爱心。

    开展助农公益直播,构建立体化传播

    4月起,湖北广电长江云联合“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推出“搭把手拉一把”湖北农副产品公益大直播行动,充分融合“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江云及全省120个云上系列客户端的传播力量,采用“直播+电商”的营销模式来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用“流量”带动“销量”,以购带帮,去除中间环节,有效实现产销对接,实现消费者和农户双赢,真正让扶贫行动落到实处。

    为让直播更具影响力,专门设计了官员带货环节,以政府的公信力为家乡产品赋能。通过主播互动+县(市、区)长带货的创新形式,真实直接地为广大网友展示、推介、销售当地优质农产品。截止目前推出专场直播20余场,累计点击量超5000万。

    跨平台联动,四级媒体同步发力

    长江云“搭把手拉一把”助农公益行动,打破区域和媒体自身局限,先后联合央视频、湖北垄上频道、湖北电视综合频道及多家当地电视台共同宣推,实现中央、省、市、县四级媒体同步发力、大小屏联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联动,充分实现了传播效果的倍增效应。

    4月15日长江云联合央视频,跨越北京与武汉,湖北30县县长连手中央主持人天团,共同开启一场持续14小时的不间断直播,为湖北农产品带货,联动全省120云上系列客户端共同发力,当天直播全网累计点击量超过3000万。

    截止目前,“搭把手拉一把”湖北爱心助农公益行动联合央媒、广电频道、云上市州、商业媒体等多平台直播共计100余场,汇集湖北各地主持人参与公益直播带货,累计点击量过亿,助农销售成交额过亿元。此公益行动获得中国记协高度肯定,点赞长江云“在抗击疫情行动中从报道者变成参与者”,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主流新媒体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电商,在农副产品的推销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是大有可为的。”长江云作为省级主流媒体,坚定不移地把总书记的要求,落实在每一次的扶贫助农直播实践中,为决战脱贫攻坚注入了主流媒体的正能量、新模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江云将再接再厉,砥砺奋进,进一步完善融媒宣传和产业模式,“替老百姓选好货,为老百姓把好关”,通过探索融媒运营新模式、提升融媒传播影响力,在新时代中开创消费扶贫新局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