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动了大手术!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20时33分25秒

    【慧聪广电网】2018年4月,天津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组建方案,以筹备组形式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同年11月,正式挂牌运行。通过整合资源、结构调整、流程优化、平台再造等一系列措施,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已经成为了区域性新型主流媒体。

    在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组建的过程中,“一把手”亲自上阵,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对媒体融合既“挂帅”又“出征”,并确立了“紧密型、两分开、融媒体、集约化”的12字改革原则和目标。

    他提出,“要下决心拿下天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的融合之战,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不搞简单的物理相加,要一步到位、化学融合,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以媒体融合之效坚决打赢意识形态之战。”

    内部结构调整一直是改革中的硬骨头,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将领导架构“合六为一”。

    撤销天津日报社、今晚报社、天津广播电视台、天津广电传媒集团4个正局级和中国技术市场报社、天津报业印务中心2个副局级机构,整合为一套班子、一个法人、一个行政指挥系统、一个宣传策划中心。局级领导职数由8正、32副,大幅削减为2正、11副。原“两报一台”3家主要新闻单位撤销独立法人建制后,转为去行政级别的3个事业部,实现“报纸无社、广电无台”运行。内设机构由改革前的117个压缩至57个,处级干部职数由改革前的433名压缩至197名。

    通过将内容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整体的经营形势也不断改观,天津日报、今晚报、每日新报等报纸经营恶化的势头得到遏制,预计2019年广告刊量和收入有望实现双双止滑、稳中有增。与此同时,新媒体板块成为海河传媒中心重要经济增长点,2018年新媒体业务营业收入达到2.8亿元,同比增长18%。

    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的成立是我国媒体融合发展探索中的又一次突破。日前,《中国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党委书记、总裁王奕,他就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改革的办法和经验进行了分享。

    以下为采访全文:

    媒体深度融合打造传媒旗舰

    ——访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党委书记、总裁王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媒体融合的重大战略部署和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解决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生存发展难题,巩固党的新闻舆论阵地,天津市委加大媒体融合力度,以做大做强和发挥主流媒体作用为出发点、落脚点,从媒体管理运行体制机制这一关键处、要害处破题,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大刀阔斧地推动全市媒体资源实质性整合,组建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努力打造报网声屏一体发展的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

    2018年4月,天津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海河传媒中心组建方案,以筹备组形式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同年11月,正式挂牌运行。两会期间,记者与全国政协委员、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党委书记、总裁王奕对话,就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改革的办法和经验进行交流分 享。

    《中国记者》:请介绍一下改革前天津媒体总体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

    王奕:作为直辖市,天津的媒体业务主要集中在市级层面。

    海河传媒中心组建前,市级媒体相关业务主要分布在天津日报社、今晚报社、天津广播电视台、天津广电传媒集团、中国技术市场报社、天津报业印务中心6家单位,干部职工总计一万两千余人,所属媒体包括子报子刊16家、广播电视频率频道20个、新闻网站6个、新闻客户端8个、手机报2份,“两微”自媒体账号334个。

    长期以来,各媒体资源分散、管理粗放、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十分严重。各类新媒体平台建设虽有一定成效,但影响力都比较有限。

    2014年以来,在互联网的猛烈冲击下,几家主要新闻单位经营发展集体遭遇的寒冬,受众和收入双双持续“断崖式”下滑,各媒体广告收入年均降幅超过30%,报纸2017年全部广告收入仅9000多万元,不到鼎盛时期的10%,特别是在全国晚报界享有盛誉的今晚报社因严重资不抵债、一度濒临破产。媒体从业人员净流失严重,累计达1046人。天津主流媒体已经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险的时候”,也成为意识形态阵地安全的重大隐患。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深化改革、深度融合更加迫在眉睫,对决策者和媒体人而言,“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不改革就死路一条”的意识更加强烈,一场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应运而生。

    2017年2月,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下决心拿下天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的融合之战,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不搞简单的物理相加,要一步到位、化学融合,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以媒体融合之效坚决打赢意识形态之战。

    《中国记者》:天津媒体改革是“一体化”部署,如何保证改革设计的站位高度和顺利实施?

    王奕:一是把中央精神贯穿媒体改革全过程。天津市委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媒体融合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是深刻领会把握“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要把主力军放在主战场”“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等重要要求,自觉把推动媒体深度融合作为旗帜鲜明讲政治、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力度,谋画推出媒体改革举措,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二是“一把手”亲自上阵。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对媒体融合既“挂帅”又“出征”,两年多来,先后到市委宣传部、网信办、中央和市级新闻单位、津云“中央厨房”等现场调研座谈,多次做出批示指示,主持召开5次市委常委会会议和市委书记专题会议,就天津媒体深度融合的方向、模式、路径等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做出决策,确定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任务落地落实。

    三是抓好顶层设计。经反复调研论证,2018年4月,市委审议通过《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组建方案》,确立了“紧密型、两分开、融媒体、集约化”的12字改革原则和目标,对市级所有重要新闻舆论阵地实行集中领导管理,深入推进采编经营两分开、两加强,重塑符合融媒体发展规律的策采编发流程,构建报网声屏端集约化发展的媒体新格局,力争用三到四年时间打造成符合指示要求的新型主流媒体和传媒行业旗舰,以实际行动答好媒体融合的新时代考卷。

    《中国记者》:内部结构调整一直是改革中的硬骨头,如何让改革后的海河传媒中心做到资源充分利用,结构清晰合理?

    王奕:一是领导架构“合六为一”。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