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屏、转型、融合——广电业态变革的三大关系重构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3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20时42分55秒

    【慧聪广电网】回首2014,展望2015,广电业态正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波尔特和格鲁森在《重塑媒介》一书中提到,“新媒介之新来自它们重塑旧媒介的特殊方式,为了回应新媒介的挑战,旧媒介又重塑了自己。”其实,互联网本身并不能单纯的视作一种新型媒介,而是一种资源重新整合的力量。这一力量重构了广电业态中媒介与用户、媒介与媒介以及媒介与自身的关系。笔者从跨屏、融合与转型三个关键词出发,集中盘点过去一年互联网对广电业态关系重构的革命性改变与若干思考。

    跨屏:媒介与用户关系的重构

    2014年,我国手机上网用户首次超越PC端,正式跨入移动互联的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手机上网规模到达5.57亿,较2013年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5.8%,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70.8%和43.2%。毋庸置疑,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用户跨屏观看,并不是简单把媒体文字、图像转移到另一个屏幕上,而是要求媒介内容与编播根据不同屏幕的特性与用户行为习惯进行相应的变化。于是,广电业出现了以媒体聚合为中心,以用户为主导转化的趋势。这种媒介与用户聚合力量的对比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内容“IP化”——用户跨屏观看路径的变化。用户跨屏观看渠道的多元化,稀释了电视传播的价值,催生出了新的力量。2014年,内容“IP”真正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内容产业的年度热词。它的出现表明,移动互联时代,媒介与用户的聚合力量正呈现出“漏斗型”效果,即媒介端内容多样化与用户端集中化的倾向对比。

    所谓内容“IP化”,即围绕一部热门资源的核心IP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形成囊括影视剧、书籍、手游、电商、应用APP等多种产品的新生态。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是将节目内容转换为IP资源的成功典范。2014年年初,不到一周就完成拍摄的同名电影大获成功,其帮助湖南卫视收获7个多亿的票房。另外,同名手游上线首日的下载量即破百万,目前注册用户已上亿,日活跃用户超300万;同名图书未上架便已预售3万册。湖南卫视的成功也带来一股IP热潮。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一站到底》,东方卫视的《中国梦之声》,深圳卫视的《极速前进》等也都开发了同名手游。广电业通过内容系统的IP化,打通了原本媒体和文化产业间的壁垒,形成了市场扩散效应,使内容变产品、观众变用户,这种产业策略被整个市场所逐渐认可,并继续引领广电业2015年的发展方向。

    内容“微化”——用户跨屏观看时长的变化。随着4G时代的到来,人们使用手机拍摄视频习惯的形成,以及微信、APP等微产品的出现,微内容引领2014年信息传递的潮流。根据调研公司outsell调查结果显示,“44%的谷歌资讯用户只浏览新闻标题,而不查看全文”,艾瑞数据也显示,82.4%的智能手机用户收看短视频,比收看长视频的用户高出8.2个百分点。这说明用户观看行为出现了移动化、碎片化的倾向,因此带来媒介内容生产的变化。2014年,广电业在微内容应用方面出现了三个方向:一是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在新媒体终端上播出经过切割的短视频,尤其适合时效性较高的新闻资讯类节目;二是推出自身或利用他人的短视频手机客户端等产品,集纳用户的视频作品作为节目的素材;三是直接根据用户需求生产品类多样的短视频。

    2014年6月,借着世界杯火热开赛的东风,凤凰视频客户端改版上线,新增了“随手拍”功能,便于用户获取最新的凤凰视频内容,还有助于用户随时随地分享发生在周围的新闻。兼具了新闻视频平台和短视频应用的凤凰视频,或许将在新闻短视频领域迎来快速的发展。广电业除了进行自身开发之外,还开启了与短视频社交平台的合作。2014年12月,CCTV-6推出了电视真人秀节目《来吧!灰姑娘》,其从大量“草根”用户上传的以“灰姑娘”为标签的短视频中选取真人秀节目的女主角。这不仅大大降低了电视台的制作和人力成本,同时也增加和丰富了平台自身的内容。而视频网站上《万万没想到》等微电影的流行,与其他微内容、微信息高速流动,跨平台融合,正是满足了用户在移动互联时代的观看需求。因此,广电业应多在“微”字上做文章,多生产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内容,并利用好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形成即时采集、即时发稿的报道机制。由于短视频具有进入门槛低、类型多样化等特点,势必在2015年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内容“自化”——用户跨屏观看方式的变化。移动互联时代解构了大众消费时代,社会群体出现重新分散和聚合。也就是说,“千人一面”的的大众消费时代正在式微,高度细分的族群化、小众化消费的“自时代”正在来临。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发布的《2014年中国电视和媒体消费趋势》报告显示,看电视正逐渐从家庭活动演变成个性化的娱乐活动,用户进入了按需点播的娱乐新时代。其预测到2020年,50%的电视用户会选择观看点播内容,另外50%选择电视直播内容。

    在互联网领域更是有这种趋势,它们通过自身平台上用户的海量大数据分析精准进行个性化推荐。百度的新首页“一人一世界”,搜狐新闻客户端“千人千面”,考拉FM“听我不同”就是应用的具体案例。高清机顶盒除了为家庭提供丰富的电视节目外,也从大众化的主流偏好,扩展到小众化的个性选择。2014年8月,芒果TV在深圳举办了业务研讨会,针对目前OTT盒子行业的形势及未来发展方向与业界厂商进行了研讨。OTT机顶盒厂商提出在给用户提供视频服务的基础上,从用户的不同需求面进行差异化发展。如采用“视频+X”的模式发展业务,在“视频+游戏”“视频+K歌”“视频+购物”“视频+智能家居”。作为广电内容的传输渠道,歌华有线自身的数据资源长期以来被低估。2014年12月,歌华有线宣布,全国首个收视数据实时采集分析系统“歌华发布”已经建成。其不仅有直播数据,还对回看业务、点播业务进行收视情况统计。基于这样全面的数据统计,系统能为高清交互数字机顶盒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收视指南。比如,当观众点播一部影视剧后,系统会自动推进观众可能也喜欢的其他内容。

    转型:媒介与自身关系的重构

    节目生产转向原创。2014年的综艺节目市场各种类型层出不穷,综艺节目具有高投资回报率,成为广电业较为活跃的节目类型。人们戏称有一种规格叫做“现象级”,有一种“火”叫做身边朋友都在看。2014年1月1日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正式实施。《通知》要求,每年播出的新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一个,不得安排在19:30-22:00之间播出。《通知》旨在调整节目类型、丰富版面、控制引进模式总量、鼓励原创。人们也逐渐发现国外成功模式并非放之四海皆准的神器,很容易造成节目的雷同,很难打造属于自己的卫视特色。节目制作逐渐由功利回归理性,节目模式也从模仿开始走向原创。纵观2014年,各大卫视原创节目比重明显增加,占据总体的八成左右,如央视的《出彩中国人》、浙江卫视的《十二道锋味》、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获得了口碑与收视的双丰收,成为2014年的重点节目。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