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汽车配件网讯】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锂电池板块已成为市场资金争相追逐的对象。6月以来,锂电池指数涨幅高达21%,远远跑赢同期大盘及中小创指数。趁着概念大热,越来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宣布进军锂电池产业链。
天际股份(002759.SZ)是这个阵营中的“新兵”。这家主营家用电器制造的公司,上市仅一年便意图跨界。这家公司打算收购江苏新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泰材料)100%的股份。据介绍,新泰材料主营六氟磷酸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天际股份表示,重组完成后,公司将进入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实现“家电锂离子电池材料”双主业发展格局。首次重组便涉足时下大热的锂电池概念,“高估值”与“高业绩承诺”对于天际股份而言,似乎在所难免。
根据该公司的交易草案,新泰股份估值高达27亿元,增值率高达1794.73%。不仅如此,相较于新泰股份2015年1月5000万元的估值,此次交易估值更是翻了整整54倍。
查看新泰材料的财务报表,其业绩状况不如估值那般亮眼。公开资料显示,新泰材料2014年、2015年的净利润为-1065.26万元、1708.00万元。在今年第一季度,新泰材料实现高速发展,净利润一举跃至6547.64万元。
在新泰材料净利润上涨背后,是六氟磷酸锂平均单价的飙升。数据显示,六氟磷酸锂在今年平均单价为26.68万元/吨,较2015年翻了近三倍。加上新泰材料年产能的扩大,公司业绩能如此大幅增进并不难理解。
虽是如此,新泰材料1080吨的年产能,与多氟多(002407.SZ)、必康股份(002411.SZ)等龙头高达5000吨以上的年产能相比仍处弱势,加上新泰材料主营业务单一,能否承受六氟磷酸锂单价的波动仍需考察。
目前,新华化工、兴创源投资、新昊投资等3名交易对方已作出未来三年业绩承诺,新泰材料2016年-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87亿元、2.40亿元、2.48亿元。
除了天际股份,双杰电气(30044.SZ)也宣布进军锂电池产业。双杰电气19日公告显示,公司拟以现金方式对天津东皋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天津东皋膜)增资1.3亿元。本次增资后,双杰电气持有天津东皋膜31%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天津东皋膜是一家研发、制造、销售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民营企业,目前主要产品为双面陶瓷涂层隔膜。
对比天际股份的跨界并购,以增资方式切入锂电池产业链的双杰电气手法则更为激进。首先,天津东皋膜公司在此次交易中的估值为2.6亿元,溢价逾百倍。此外,天津东皋膜公司在2015年及今年1季度均处于亏损状态,公司2015年净资产也为负值,到今年第一季度净资产仅为249.85万元。
不过,市场仍以“一字板”涨停肯定了双杰电气的这次增资。20日的龙虎榜显示,在双杰电气的此次上涨中,机构与游资纷纷抢筹。其中,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四季路证券营业部以2848.01万元的买入金额,位列买一席位。
实际上,天际股份与双杰电气代表了目前市场进入锂电池产业链的两种风向。不论是选择锂电池产业链中的成长性标的,还是选择简单粗暴的先布局后发展,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始终都要面对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利润是否能达预期;其二,这样快速涌入会否造成产能过剩,最终落得一场空?
这恐怕要从整个锂电池产业链业绩释放的逻辑说起。总体看来,锂电池产业链的业绩释放是自上而下的,先由政策驱动,再到新能源汽车放量,后传导至锂电池及锂电池原材料。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3.2万辆,销售为12.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1.4%和134.1%。中泰证券研究报告判断,这一爆发式增长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旺盛需求。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给锂电池产业链的爆发提供了一个乐观的背景,但技术瓶颈未突破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也面临着行业竞争加剧,电动汽车销量低于预期的风险。
除此之外,上市公司如此蜂拥而上会否导致新能源汽车上游行业产能过剩?市场仍存两种声音。国泰君安研报表示,“我们判断2016年电动汽车销量将达70万辆,对应动力锂电池需求30Gwh,据我们自下而上的统计,2016年底动力锂电池累计建成产能45Gwh,据了解从产线投产到完全达产还需要6-12个月,即2016年新建产能完全达产要到2017年,2016年动力锂电池行业有效产能约35Gwh左右,行业产能利用率86%,行业供需处于健康状态。”
也有分析者表示,“锂电的供需不能一概而论,像低级的正极材料锰酸锂,的确是行业毛利很低,另外低端的隔膜产品盈利也不好。但是高端的隔膜产品,尤其是湿法隔膜,我国15年生产的量仅占到总量的25%,还有三元正极材料622,这些国内供应量都还比较少,所以是结构性的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