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萧条?永福路汽车用品产业现状分析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4时36分00秒

  慧聪汽车用品网:永福路依然利用影响力和厚积沉淀,维持表面的繁荣,但明显较之减弱,正如珠三角逐步让位于长三角、京唐渤海湾。

  永福路的“区域品牌”不能停留在“集散地”吃老本,惯性运营,否则,相对衰落就成为必然。改变之唯有政府牵头、整体规划,不然沦为空谈。——陈仲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广州汽车用品行业的发展都是中国汽车用品市场乃至汽车市场发展的缩影,从风靡一时的广州“永福路神话”到现在的巨头逐步搬离永福路,永福路专业市场仍然繁荣还是步入衰退?汽车用品的“广州现象”都值得关注,2013年汽车用品3.15特别策划《繁荣?萧条?永福路》,邀请汽车后市场专家陈仲先生分析永福路发展。

汽车后市场资深专家--陈仲先生

汽车后市场资深专家--陈仲先生

  慧聪网:永福路的发展呈现怎样的状态?繁荣还是萧条?请分析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

  陈仲:永福路发展呈现的状况:

  1、专业市场管理(如盛大国际、南方永福国际等)成分加大,预示永福路发展方向(展销、品牌等),但缺少爆炸力、变革性的商城。

  2、服务店升级,较之差异化,但缺乏影响力、创新性。

  永福路依然利用影响力和厚积沉淀,维持表面的繁荣,但明显较之减弱,正如珠三角逐步让位于长三角、京唐渤海湾。

  制约因素分析如下:

  1、永福路商圈

  1)商圈扩容难

  民宅、军队用地特征等制约规模扩张,商家见缝插针,存量饱和,增量已近极限。外地后起之秀往往整体规划,大块用地,便于市场操作。

  2)定位未细分

  陈村的“二手配件城”显然比永福路“集散地”强。

  永福路杂乱,采购交易成本大,也不利于提升区域“聚焦”传播招引新客户。

  永福路的“区域品牌”不能停留在“集散地”吃老本,惯性运营,否则,相对衰落就成为必然。改变之唯有政府牵头、整体规划,不然沦为空谈。

  3)功能未配套

  用品、配件,批发、零售,专业场、商家,展示、销售,吃住玩、银行,网购等等,似乎配套齐全,但偏偏缺少为商家服务的专业培训、咨询顾问、人才机构(尽管已经进驻策划)。

  2、永福路业态

  1)专业城“雷同”多

  占地盘、人脉招商成分居多,按照商业需求、商业规律策划少。

  2)服务店“发力”受限

  既受制与永福路面积和地租,各地四处开花,也受制于服务需求的层次性、差异性。

  慧聪网:应对多方面的冲击,永福路这些专业市场的的出路在哪里?

  陈仲:专业市场主要客户是采购商家,不是终端消费者,并且部分用品属于半成品,因此配套网购并不能有助于商家的销售。

  专业市场较为革命性的出路在于:

  1、设计管理方与进驻商家捆绑发展的商业模式(粗俗就是利益分配机制和竞争模式)。

  2、重新定位调整(较难),比如客户类群、商品类群、功能类群。既差异化、又互补性。只有细分,市场推广才不会撞车,投入才放心。

  慧聪网:对于成熟大品牌搬离永福路的现象的思考

  陈仲:从参与到撤离,属于正常现象,与永福路无关,与企业选择有关。

  成熟大品牌的撤离,预示着:

  1、大、杂、乱的永福路“集散地”形象,所谓的物以类聚,无法让成熟大品牌“出污泥而不染”,不然品牌形象难以推广甚至掉价。

  2、“模仿、抄袭”的恶习也让品牌企业敬而远之。之所谓品牌就在于品质和创新。但过于集中式的展露于对手,显然不是应取之法。

  3、斗价,违背品牌企业市场宗旨。

  慧聪网:仍然留守在永福路的品牌企业该如何体现价值

  陈仲:1、产品品质为先,否则品牌价值无从谈起。

  2、与客户双赢,营销忽悠、圈钱占地可以赚钱,但品牌终归昙花一现。

  3、市场模式创新,产品销量支撑品牌价值。踏实做市场耕耘,忌意淫品牌。

  4、产品差异化,并具有核心力。一味拿来主义,品牌只能宣传而已。

  5、管理升级。从“能人”到“团队”,从“英雄”到“分名分利”,从“人治”到“体系”。

  作者介绍:

  陈仲,注册培训师,“实战散打派”,服务店企业教练、店长训练导师。首次提出快速诊断三部曲、三招制胜论、十字架聚焦法、店长快速成才训练模型。

  顾问内容:连锁经营模式策划、连锁运营体系构建、店面运营系统提升、服务店投资咨询、终端店渠道建设咨询、微型企业转型

  培训核心课程:如何让终端老板更轻松、如何快速提升30%业绩、店长短期职业技能训练、店长如何从老板助手到替手、团队十字架管理艺术、职业停滞突破等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