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疯传的都错了!车内逃生 真相大全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4时37分54秒

  近期有新闻报道说孩子被锁在车内窒息而死,汽车安全问题引起公众的热议,随后微信流传开一篇教孩子如何车内逃生的帖子,具体方法是按车内喇叭逃生,但是很多人对此方法提出了质疑。哪些方法才是正确的逃生方法?我们在驾驶汽车的时候又该注意什么细节才能避免被困?今天记者特别邀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普文化中心副主任吴凡,为大家解答这方面的相关问题。

  专家解答:首先要明确的是,汽车喇叭和危险警报灯(双闪灯)均由蓄电池供电,汽车生产企业为保证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双闪灯均为常供电状态,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车辆在熄火锁车的情况下,均可以正常使用双闪灯。

  另外,通过实验证明,熄火锁车后,并不是所有车型都能够按响喇叭,只有具备独立电源供电的车型,熄火后喇叭才能正常使用。综上所述,当儿童被困车内时,有可能会按响喇叭、打开双闪灯,但这些行为不足以引起车外路人的足够注意,还是会引起悲剧的发生。所以儿童通过按喇叭和打双闪灯进行逃生并不总是奏效的。

  没有工具如何逃生?

  专家解答:现在汽车门锁一般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传统机械式门锁在门板上方或门内拉手的位置有开锁拨块,拉动或拨动开锁拨块即可开启车门。

  电子式门锁在门板上取消了传统的开锁拨块,取而代之的是中控开锁按钮,绝大部分汽车在熄火锁车的情况下,均能通过车内解锁键打开车门(需注意的是,不同车型解锁按键的布置位置是不尽相同的,需要车内人员熟悉按键位置并熟练掌握使用方法)。但当危险发生时,尤其是当儿童独自被锁在车内时,因生理、心理不成熟等原因导致上述方法的成功几率非常低。只有养成良好的行车习惯和逃生意识,才能避免危险的发生。

  有的后备箱可逃生?

  专家解答:目前美系、德系、国产品牌汽车均设置了后备箱逃生装置,即后排座椅可以全部放平,车内人员可以通过后排进入后备箱,通过操纵后备箱逃生装置进行逃生。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目前绝大多数日系、韩系品牌汽车没有后备箱逃生装置。汽车,作为一种小型运载工具在设计时并没有设置专门的逃生装置,目前某些车辆具备的后备箱逃生装置只是一种辅助逃生装置,它的作用受多种影响因素制约,所以不能够视其为逃生的唯一方法。

  如何打开后备箱?

  专家解答:目前,汽车后备箱逃生装置主要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外置式、拉线式以及内置式。

  1.外置式:外置式逃生装置,是在后备箱盖上有一个半按键,往旁边一推,后备箱即可开启。这种方式是最快速、最容易操作的。

  2.拉线式:拉线式逃生装置,是在后备箱盖上有一个拉手,用力拉动,后备箱即可开启。

  3.内置式:内置式逃生装置隐藏在后备箱盖一个小孔中,需要使用一把钥匙或改锥等工具插进去转动,后备箱盖才可开启。

  综上所述,不同的逃生装置在紧急情况下对于车内人员逃生速度和逃生机会有很大的影响,外置式和拉线式逃生装置因位置明显,操作简单迅速,更能大大提高车内人员逃生几率,而内置式逃生装置因较为复杂的操作方式,对于逃生人员的心理素质是个严峻的考验。

  如何避免被困车内?

  专家解答:汽车作为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商品,如何正确使用并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方法,是需要全社会广泛关注和学习掌握的,面对近几年来不断发生的悲剧,如果人们能够掌握更多的自救知识,相信类似的悲剧事件不会重现。以下提供给大家一些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安全意识要加强。做好行车前及停车后的检查,防止出现孩子被锁车内的情况。要把儿童安全放在首位,养成良好的行车、乘车习惯。并养成第一时间逃生的意识,面对危急情况要断然采取正确的逃生方式。要加强对儿童车辆安全乘坐的教育,采用多种方式教会儿童在发生危险时的自救方法。

  车辆性能牢记心。随着汽车大规模进入家庭,家庭中的每位成员都要掌握自家车辆的性能、基本结构、安全知识。对于常用车辆性能掌握得越全面、越深入,在危险发生时才能做到不慌乱,提高生存几率。

  安全工具不可少。在遇到车辆落水等紧急情况时,一把靠谱的安全工具是逃生的关键保障,尤其在车辆落水后,只有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安全锤或羊角锤才能顺利打碎车窗。所以大家一定要在车内触手可得的地方常备安全锤等工具。

  汽车被淹如何逃生?

  在车辆落水的第一时间迅速尝试打开车门逃生。在车辆落水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当车辆刚刚落水时第一件事要迅速解开安全带,第一时间尝试打开车门,因为从车门逃生是最安全最快捷的逃生方式。

  车门无法打开时用安全锤砸碎车门玻璃逃生。当车辆持续浸入水中,发动机会熄火,电路短路,这时候车窗无法打开(针对具备车窗自动升降功能的车型),同时,由于车辆内外压力差的原因,车门将无法打开。此时应用安全锤砸碎车窗逃生。另一种广为流传的方法是座椅头枕破窗法,但实验证明使用此方法破窗需要被困人员具备一定的力量,并且要采取不同于安全锤破窗的方式进行破窗逃生,而且某些车型的座椅头枕是无法拆卸的,这就导致此种方法并不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故不建议使用此方法。

  另外根据实验证明,坊间流传的高跟鞋、钥匙等破窗方法均不可行,在争分夺秒的逃生过程中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做这些无谓的尝试,正规厂家生产的安全锤、羊角锤才是保证生命安全的工具。

  张旭(科谱中国供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