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是什么?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车是交通工具,是用来方便出行的;在不发达国家,车是奢侈品,是用来“观摩”、幻想的;在我国,车更大程度上是“装饰品”,是用来显示身份,供人羡慕的。当然,并不是所有人的车都是用来“炫耀”的。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更多的人在享受车生活的同时,也把车当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就像名表、名包一样,除了自己用,还要让别人看。
一方面是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一方面是车价不断下探,两边一起“努力”,眼下在我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私家车”已经不再停留在梦想阶段,私家车开始走入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有车就是有“面子”,买得起要买,买不起只要还能承受,贷款也要买!私家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但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也暴露了出来,就是大家在头脑发热买车后才发现,原来车是要“开”的,“开”的成本还不低。
油价不断上涨刺激着车主们的神经,高额的保养、维修费用,更让人头疼。不少人在这个时候“自责”,当初买车时就顾着“好看”了。瞧瞧那些冲动型的买车人:在差不多的车价下,大多数人明确表示一定要选大气的、漂亮的、品牌的……却恰恰忘了对比每款车不同的燃油经济性、售后保养价格。
相关统计显示,除超级豪车等特殊车型外,绝大多数车辆在购买后用车、养车的支出,累计起来差不多是车价的1.5倍左右。这个数据把很多车主都“吓到了”,不少人承认,买车时是“真不知道”养车要花这么多钱,以为大不了少开点就可以了。也正因如此,不少车在被买回家后,真正成了“摆设”,一周开一两天,还要计算里程。可即便这样,保险、停车费等,也是一样不能少,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有一位“死撑”着买了车后的朋友私下对我说,当初要是“冷静”点,怎么也不会买车,每个月收入5000多元,扣除各种生活必须支出后,再养一辆车是“真的很痛苦”。冲动的代价,面子可能有了,但是里子明显没了。这位朋友告诉我,之所以现在这么“惨”,就是因为当初买车时欠了一些考虑,否则就是“降一个档次”选车,也不至于“倾家荡产”用光了存款。
我这位朋友的车生活是“惨痛”的,也反映了时下不少“勇敢”的年轻人的购车心理。实话说,拥有一辆私家车几乎是每个人的梦想,急于买车的心理谁都可以理解,但却一个冲动用尽了所有存款去买车,则是不明智的行为了。要知道,车是用来“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