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震涛权威解读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4时45分38秒

    慧聪消防网讯    CFIC2018中国消防安全产业大会注册报名    2018(第十一届)消防行业品牌盛会投票火热进行中

    5月15日,根据国家标准管理程序,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修订的(GB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技术规范》),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8年第7号)》批准发布,自2019年4月15日正式实施。

    《技术规范》紧扣强制性标准“保基本、兜底线”的根本定位,以引领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确保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所有道路交通参与方的共同利益最大化、确保广大消费者基本的出行需求和坚持电动自行车的非机动车属性为原则,增加了防篡改、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电器保护等技术要求,规定电动自行车须具有脚踏骑行能力、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整车质量(含电池)不超过55Kg、电机功率不超过400W、蓄电池标称电压不超过48V。

    近日,中国标准化杂志社专访《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之一、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产品质检中心(以下简称“质检中心”)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叶震涛,权威解读电动自行车新国标。

叶震涛

    标准跟进产业升级

    我国是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和销售第一大国,社会保有量约2亿辆,年产量3000多万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动自行车产品技术的升级,1999年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17761-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以下简称“99版标准”)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若干重要技术指标不是否决项,最高车速未提出防篡改要求,部分涉及到机械安全、电气安全、消防安全的指标未在标准中体现等,给消费者和其他交通参与者带来了安全隐患。

    标准发展应跟进产业升级。叶震涛指出:“我们迫切需要通过修订现行标准,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推动行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创新制定模式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规范》修订是由工信部提出,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标准起草、审查和报批等相关工作,这改变了过去强制性国家标准由行业协会主管、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主制定的模式。

    对此,叶震涛解释,此举符合标准化改革的精神和新《标准化法》的规定。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指出,在标准管理上,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项目提出,组织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及组织实施和监督;2018年开始实施的《标准化法》也规定,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国务院行政有关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项目提出,组织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

    “标准制定模式的改变,既有利于提高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权威性,也有利于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展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叶震涛告诉记者。

    18年磨一剑

    如果只看时间节点,《规范》的出台历经18年之久,但鲜有人知道,在这18年里,质检中心为了这个项目进行了无数次设想,前前后后开展的调研和研讨就达上百次。

    2017年2月10日,由国家标准委发文正式立项修订“99版标准”。立项通知下达后,从项目启动会到完成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三稿三审”,质检中心作为全国自行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自行车分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全程主导参与了《规范》的修订过程。

    为了确保验证试验的全面客观,质检中心协调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捷安特电动车有限公司、宝岛车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结合电动自行车产品特点,分类制备验证样车,并制定检验方案,力求覆盖各种类型。

    “当时是7月份,中午地面温度超60℃,我们的检验团队在超高温环境下开展验证试验,在两个月内完成五款车型累计140项次的验证工作。”叶震涛回忆起制定过程,“验证结束后,为保证准确性,我们还联合企业一同讨论,查找产品质量问题或标准制定缺陷,之后再进行第二轮验证。总之,我们希望做出一份科学、严谨、符合市场规律,同时又具有可执行性的安全技术规范。”

    安全“1+2+3+4”

    《规范》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进行了全面提升,主要体现在“强化了1项功能、堵住了2大漏洞、提高了3项指标、增加了4项安全内容”。

    据叶震涛介绍,“强化了一项功能”是指强化了脚踏骑行功能。电动自行车属于自行车大类,脚踏骑行能力是自行车的基本属性,这是电动自行车能纳入非机动车管理的必要条件。

    “堵住了2大漏洞”,一是指“99版标准”的部分条款强制修订为全文强制,即所有条款必须强制执行;二是《规范》增加了防篡改要求,防止产品出厂后进行改装,车速超出标准限定。

    “提高了3项指标”是指车速、质量、功率的提高。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最高车速由20km/h提高为25km/h,整车质量由40kg提高为55kg,电动机额定连续功率由240W提高到400W。

    “增加了4项安全内容”是指对电气安全、防火性能、阻燃性能、无线电骚扰特性进行了明确规范。

    而以上4个方面,正是《规范》对“99版标准”最核心的调整和完善。

    相关阅读:

从产品源头入手 遏制电动车火灾 天津总队掀起电动自行车“技术革命”

    为落实公安部关于开展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专项治理的统一部署,天津总队坚持问题导向,联合公安部(天津)消防科研所、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组建科研团队,针对电动自行车产品本身存在的火灾风险点,按照“抓源头、治根本”思路,开展课题攻关,大胆革新,勇于突破,在产品工艺、电气部件、检验方法、阻燃材料等4个关键环节上提升产品防火安全性能,从源头上全面遏制火灾的发生。

    一是整车布线工艺“革新”。

    电池仓布线采用最短走线原则,使电池连接线最短,彻底消除线路交叉和挤压现象;电源线采用电池仓侧边走线原则,使用卡扣扎带将电源线固定在车架上,保证电源线原厂组装,避免经销商二次装配,造成先天隐患;选用带橡胶块的金属压条,在牢固固定住电池组的同时,减少电池的振动和相互挤压磕碰;电池组内部增加保险装置,防止电池输出正负极短路;整车头罩采用固定接插件的形式一字排开固定,每个插件均采用防水帽保护,防水等级达到IPX6;座桶内插件、接线板全部固定,走线使用线卡固定,布线整齐,增加安全性;整车使用无出线控制器,避免接插件与线路相互挤压造成的松脱或短路;主线路的连接使用汽车级防松螺母,将线路可靠地连接在一起,不会产生松动。此外,组合灯内的布线进行了集成化设计,使汇聚的插件得到规模布置,从而消除短路着火的隐患。

    二是整车电气部件“革新”。

    充电口增加5A保险,具有过载、短路保护;对充电器增加定时断电,充满电池进入浮充转灯后2小时切断电源,同时保证当充电器不能正常转灯时,充满10小时自动切断电源;提高组合开关的防水性能和流通能力,防水等级达到IPX5,流通能力增到1A;研发停车断电技术,实现用无线信号控制强电的通断,保证车辆停用后电池组外部不再带电;接线点采用注塑一体包胶结构,防止触碰和短路;电池连接线采用注塑一体的OT端子电池连接线,注塑结构耐磨,且连接可靠。

    三是整车线束接插件标准和检验方法“革新”。

    统一接插件端子尺寸和材质。所有电气部件上的接插件全部尺寸统一,端子全部统一;插件更改为阻燃的V0等级,插件全部要求镀锡、镀镍。接线点采用注塑一体包胶结构,防止触碰和短路。此外,在设计阶段依据《烧车点检表》对整车线路进行三维设计,在样车阶段逐项进行点检。从设计阶段保证电气的可靠性。改良测试方法,使耐压绝缘测试准确快捷地检测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线束破皮等漏电现象,从生产环节保证电气线路的安全性能。

    四是“发明”电池仓阻燃技术及电动车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对电池仓增设防护罩装置,防止电池起火蔓延扩大。防护罩采用金属材料设计,一旦电池起火,能起到阻火防爆的作用,有效防止爆燃、爆炸现象发生。设计研发电动自行车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当电气线路出现过负荷、漏电、短路时,探测器及时发现并反馈信号,报警控制器收到反馈信号立即发出声光警报,第一时间通知人员到场处置,在电气线路故障阶段遏制火灾发生。

    总队掀起电动自行车新一轮“技术革命”,在申报产品技术专利的同时,积极推动成果转化。近半年来,已有5项科研成果陆续应用到爱玛集团生产的100余万辆电动车中,至今零火灾事故发生,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在此基础上,总队课题攻关组及时将第一手技术数据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正在积极编制地方标准,严格规范天津市电动自行车市场准入门槛。此次电动车“技术革命”达到了“源头遏制、根本治理”的效果,实现了火灾预防新技术惠及民生的目标。

    “一小点”背后的努力

    由于《规范》在技术层面涉及诸多类别的技术研讨及验证试验,“我们专门分门别类地建立了工作组,如阻燃研讨组、验证试验组等,以方便随时进行专题讨论。”叶震涛翻开记得满满当当的工作笔记说,“这些全都是当时讨论会上记下的。”

    高效的沟通方便了问题的收集与有针对性地解决。对于之前遇到的问题,叶震涛仍历历在目。

    由于“99版标准”是以最高车速进行制动性能考评,极可能造成最高车速超标、制动不合格的不良现象。为扭转社会认识,质检中心专门邀请专家进行论证,从技术角度撰写分析报告,从验证角度采集了1235个数据点。在理论和数据的支撑下,并参考GB3565《自行车安全要求》,最终确定《规范》以25km/h定速考核,制动距离指标为7m。

    再比如“99版标准”对电动机功率项目检测,规定由企业提供转矩参数,个别企业将转矩参数低报,检测时导致电动机功率失真。为此,质检中心邀请了10家单位16位企业专家,召开了“电动自行车电机及控制器检测技术专题讨论会”。紧接着,又委派专家参加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在上海组织的研讨,并对方案进行验证试验,终于使这个试验方法得到有效支撑,解决了电动机功率虚标的现状。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叶震涛颇为感慨:“也许从数据和内容上看,《规范》的改动只是一小点,但这‘一小点’是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试验而得出的宝贵结论。”

    难点在于协调

    在叶震涛看来,标准是科学、技术与经验的结合,而制修订标准的核心与难点就在于“协调”二字。

    《规范》的修订工作始终本着确保所有道路交通参与方的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审慎研究和确定了每一项关键技术指标。在整个制定过程中,分委会先后对阻燃要求、灯光项目、反射器项目、样车成本等各类内容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讨论。

    比如《规范》新增的电磁兼容项目。叶震涛回忆起当时在研讨会上的场景,支持者认为,这是先进项目、安全项目、良心项目,应纳入标准,反对者却认为不需要。现实是,目前正在制定的电动自行车国际标准已经把电磁兼容项目纳入其中,在中国电动自行车已经达到领导世界水平的情况下,国内标准要不要与国际同步?如果同步,为保证电动自行车电磁兼容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该如何界定这项技术要求……事实上,《规范》的制定就是这样解决一个个分歧,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验证、讨论、协商,最终达成一致的过程。

    《规范》要提前执行

    《规范》的修订工作,顺应了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体现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同时,《规范》还借鉴了部分发达国家标准,对于促进我国电动自行车产品技术水平提升,引导行业转型升级,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规范》正式实施后,将替代现行标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叶震涛建议,企业首先需要认真研究《规范》,制作符合标准的样车。其次,尽可能提前执行新标准,原先没有脚踏骑行能力的车款,根据管理要求将被划归电动摩托车,企业需要尽快减少这类车型的生产,并研究电动轻便摩托车的准入要求,积极应对政策变化。第三,提前通过电动自行车CCC认证,否则极可能导致届时不能生产或违规制造电动自行车。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场上在售的电动自行车产品中,有不少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已经能够符合《规范》要求;部分省级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也正在筹备召开符合《规范》的车型对接交流会,展示按照《规范》指标生产的样车,体现出电动自行车企业对新标准的积极响应。

    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出台电动自行车国际标准。由ISO/TC149/SC1/WG15国际标准化组织起草的国际标准《自行车两轮自行车安全要求第10部分:电动助力自行车安全要求(EPACs)》已经进行了3轮讨论会议。

    据了解,EPACs由欧洲、日本主持,他们对这类产品的定位是娱乐休闲用,以脚踏骑行为主、电动助力为辅;而我国对这类产品的定位主要是上下班交通工具,以电动助力为主,脚踏骑行补充。

    定位的不同,导致产品要求不同,国际标准考虑了在山地骑行的安全性,对结构件强度方面提出了很多限定条件;而我国标准重在实用,考虑在雨天、夜间骑行,如淋雨涉水性能、灯光反射器要求;尽量避免危害发生,如阻燃要求。

    产业发展的根本是标准之争,叶震涛说道:“全国自行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派出了代表全程参加,代表中国发出声音。”

    继续开展宣贯活动

    目前,距离《规范》实施不到10个月。企业能否准确把握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技术要求,做好实施应用工作变得非常关键。

    为贯彻落实新国标,5~6月,质检中心已经组织和参与了无锡、广东、成都三地的标准宣贯会议,并建立了400多家企业和技术人员的微信平台,为企业和检验机构答疑解惑;还组织和参与了CCC规则的研讨会,为认证机构、检验机构的实施认证和检测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质检中心还致力于组织骨干核心企业提前执行标准试制样车,并开展了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验证活动,目前质检中心已经发出首批共14家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证书。

    “未来,为进一步帮助电动自行车企业准确理解和更好贯彻执行新标准的要求,质检中心将继续组织开展宣贯及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的验证活动。”叶震涛最后说道。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