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灭火救援装备在实战火场的实战型应用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7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4时52分56秒

    慧聪消防网讯    慧聪消防商城正式上线     随着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功能的不断拓展,处置任务日趋繁重,灭火救援的安全防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部消防局高度重视灭火救援安全防护工作,多次组织全国性的研讨会,开展系统化的视频授课;浙江总队也部署开展了灭火救援能力建设大讨论以及空(氧)气呼吸器专项测试等工作。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谈几点浅薄的个人看法。

    一、制约灭火救援安全防护工作的主要因素

    从我大队当前制约灭火救援安全防护工作的主要因素来看,有客观上的,也有主观上的,但就目前灭火救援现状,笔者认为主要还是主观上的。客观上限于机制、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在防护装备采购、配置、维护等方面或多或少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只要在安全防护意识、安全防护措施、组织指挥程序等方面严格落实到位,也能够有效地避免灭火救援行动中自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反之,装备最先进,配置最合理也枉然,事故还是随时有可能发生。

    (一)现有的安全防护装备还滞后于实战的需要。防护装备存在质量不过关,性能不达标。如空气呼吸器的实际使用时间与理论值偏差较大,呼救器磁钥容易丢失,开关容易失灵;呼救器后场接收装置只有声光报警功能,不具备后场定位功能;部分灭火防护服的防水、防火性能不强,经几次洗涤后性能下降较大;消防手套使用一至两次就会破损;消防胶靴在阻燃、防穿刺、防砸、耐久性等方面性能不高,容易鼓包等。防护装备的适体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灭火防护服和抢险救援服都存在“冬夏一刀切”的问题,没有根据季节情况分开设计;扣配式消防安全腰带在挂上腰斧、自救绳跑动时易松动,在训练时扣配容易滑出;有的品牌空气呼吸器面罩头带拉不紧,戴上以后不能确保面罩的气密性。

    (二)安全防护措施执行不够到位。虽然《作战训练安全要则》、《抢险救援勤务规程》从灭火、抢险救援和业务训练安全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作了明确规定和严格要求,但是真正执行起来却有困难。平时早上交接班器材检查保养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使用上存在不懂、不会、不知现象,不注重业务理论学习,不注重经验积累,对防化服、空气(氧气)呼吸器等涉及生命线的装备技术性能一知半解,对灾害事故尤其是危险化学品灾害的等级防护要求模棱两可。在灭火救援行动中,未建立空气(氧气)呼吸器使用登记、未设立现场安全员和观察哨等现象经常出现,留下了安全隐患和漏洞。面对多样化的灭火救援任务,以及我们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性,缺少对各类灾害事故特点和规律、危害程度及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的全面了解,只注重处置的快速性,而忽视了科学性和安全性。

    (三)安全组织指挥亟待进一步加强。指挥员对辖区情况不熟悉,过分依赖通信员及其他业务骨干,导致对重点单位和重要场所的情况“一头黑”;有的指挥员对于途中询情不够重视,没有很好地利用出车到现场这段宝贵的时间,及时跟支队指挥中心联系,及时查询平时录入的基础数据,导致到达现场后失去先机;有的指挥员对灭火救援现场的侦察不到位,不够细致,即使进行侦察也是草草了事,不能准确判断事故情况;还有的指挥员到现场后,由于救人心切,未进行侦察就立即展开行动,导致不必要的伤亡。

    二、提高灭火救援安全防护能力的主要对策

    (一)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深入学习历年来全国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事故通报、战例和影像资料,学习《灭火救援教程》中辖区易发生灾害事处置注意事项和行动要求,以及《作战训练安全要则》、《抢险救援勤务规程》,教育指挥员和安全员重点掌握灭火救援中爆炸、中毒、窒息、倒塌、塌落、烫伤、摔落、触电等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通过学习多年来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中发生伤亡事故的惨痛教训,教育广大官兵要清醒地认识到消防灭火和应急救援工作属于高危行业,危险因素很多,稍不注意,就极易造成官兵的人身伤亡。从而筑牢官兵安全意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形成“时时、处处、事事”讲安全的良好氛面,将“讲安全、学安全”融入执勤战备、灭火救援和训练、生活、工作每个环节。

    (二)完善装备建设,提高安全保障能力。装备采购要根据战训部门和基层中队提出的需求和意见,包括招投标不能一味以价格来定标。即使同一装备,如果多听取使用单位的意见,供应方会加强对缺陷的改进和服务的改善。尽可能配备性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空(氧)气呼吸器、灭火防护服、抢险救援服、救生衣、防蜂服和遇险紧急呼救通信设备等装备,并配备空气呼吸器个人安全监控系统。加强对器材装备的维护保养,定期组织对空(氧)气呼吸器、呼救器后场接收装置、手套、防毒面罩、导向绳等个人防护装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故障的立即停用检修。

    (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综合业务素质。指挥员要学习指挥员的业务,不光光是战训业务,还要学习建筑、结构、医疗、化工等边缘科学,以此来提高指挥员的综合素质;战斗员要学习战斗员的业务,要熟练操作消防器材装备,不管在什么场合都要能运用自如,要达到人与装备的完美结合,发挥出最佳效益。作为指挥员要学会无论何时,在下达命令时都必须考虑安全因素,任何侥幸猜测都是冒险和不负责任的。下达命令后,要及时掌握灾情变化情况,适时调整部署,增强布兵排练的灵活性,保证一旦发生险情能迅速作出反应。要坚决杜绝下达命令的盲目性,指挥员在部署力量时,要学会预先了解掌握各队员的行动能力,要根据队员的体能、业务心理等素质分配任务,不能超限制能力下达作战任务,否则,不但完不成任务,还会出现险情。对于危险作业,指挥员应严格执行行动准则,充分做好救援的相关准备工作,以防万一。同时,指挥员还要学会借鉴以往灭火救援中的经验做法,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更要积极开动脑筋,探索新形势下的灭火救援工作,针对新情况,摸索新对策,确保灭火救援成功,防止事故发生。

    (四)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作战指挥程序。要制订通俗易懂、精僻好记的作战安全硬性规定,进一步规范建筑内攻和处置危化品事故程序和行动要求。在灭火救援中,严格灭火救援现场指挥程序和作战秩序,科学调动力量装备,力求做到“四个明确”。一是明确参战一线官兵所处位置的危险性。在灭火救援中,重点掌握各战斗小组所处位置的危险性,随时掌握和评估现场灾情动态,适时调整战斗部署,确保参战人员安全。二是明确一线作战官兵的数量及个人防护情况,及时作好后备力量的替换和防护装备的补充。三是明确对威胁作战官兵生命的危险部位。尤其是在面对石油化工企业火灾、高层建筑火灾、群死群伤火灾、大型储油罐火灾、易燃气体泄漏处置、有毒气体泄漏处置等复杂情况时,将对现场情况进行科学的研判,找出对官兵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部位,对灭火救援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合理的预见,一旦发生险情,确保冷静处置,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战斗员的人身安全。四是明确参战官兵的战斗纪律。进一步培养官兵在火场上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战斗纪律,避免盲目作战、独自为战的英雄主义,从而保持良好的作战秩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