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工程师发明高楼火灾逃生缓降器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4时57分19秒

    老工程师说,它还有继续改进的空间,可以让一家三口一起从高处往楼下逃生。专家表示,对于日益增多的高层建筑,简易火灾逃生系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使用

    就能用安全绳捆牢自己

    铝制的卷筒,逃生绳由钢丝做成,所有的材料都防火抗高温。笔者11月18日见到了这部缓降器,长约10厘米,高度在5厘米左右,所有的逃生绳卷在筒身上。逃生绳长度如果有100米,那意味着下垂高度可以达到33层左右。

    发明这部缓降器的65岁的曾经雄是上海发明协会的会员。他说,卷筒式缓降逃生器通常安装在室内窗子上面墙面与天花板的交界处,装修时可用窗帘框遮盖,平时隐而不露。 

    如果所住大楼遭遇火灾,人员需要逃生时,缓降器可以派上用场。

    曾经雄演示了缓降器的使用方法,“先将备用腰带扣在腰间,并上移至胸前腋下,再把逃生器上与钢丝绳相连的吊钩拉下来,使之与腰带的钩子钩起来,逃生者随后的动作是,跳出窗外。”

    然而,在重力作用下的逃生者并不会“自由落体”。

    “一旦逃生者下降速度过快,卷筒内的转轴会产生离心力,从而压迫同样转动的数个部件。于是,在增强的压力作用下,摩擦力也越强,在内部阻力作用下,降落的速度可以缓缓减下来。”曾经雄说。

    按照曾经雄的说法,这部缓降器的下降速度为每秒1-1.5米,相当于从10厘米高度的凳子跳下时落地的速度,而承载的重量可以达到100-150公斤。

    由于在下降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操纵,这意味着,逃生者“跳下窗即不用管”,并因此避免因慌张之类的人为因素而失效。“即便逃生者未经特殊训练,也可以在第一次使用时掌握唯一的诀窍,即用安全绳捆牢自己。”曾经雄说。

    此外,该缓降器还装有手摇柄,可以由尚未逃生的使用者收回垂落的钢丝绳,允许重复逃生。

    下降速度安全

    已通过消防部门检测

    “高层火灾时,往往从窗户或阳台向下逃生是最后的有效途径。”曾经雄说,由于曾从事机械制作业,10年前产生了制作缓降器的想法。2003年退休后,先后对缓降器作过七八次改进。

    但卷筒式缓降逃生器仍预留了改进空间。“它眼下仅限于单人或双人使用,考虑到一家三口的特性,在增加安全绳的长度和强度的同时,设计多个安全捆绑装置,这样便可以让一家三口一起从高处往楼下逃生。”

    2006年,该缓降器已通过国家消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在承载载荷情况下,下降速度将在安全范围之内。

    曾经雄说,该缓降器的制造成本约在300元左右,尚未投入量产阶段。

    专家观点

    缓降装置有待在家庭中普及

    “我国现行使用的多种缓降装置技术已相当成熟,安全性也越来越高,但相比应用较多的宾馆客房,家庭的普及程度远不及前者。

[1] [2] 下一页 

【我要评论】

【大 中 小】 【打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