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逃生方案获专利 高楼失火可从电梯逃生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4时57分21秒

    慧聪消防网讯 

    高楼失火,可从电梯逃生

    众所周知,高楼及超高楼发生火灾后,电梯是不能使用的,但贵州凯里市民陈晨设计的新型灭火逃生方案,却提出了从电梯逃生的设想。国家知识产权局认为陈晨的方案有一定科学性,7月4日,将新型专利权授予了他。

    传统:电梯设置有弊端

    今年50岁的陈晨是凯里供电局的职工,热衷发明创造,已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2010年11月15日,上海一栋高层公寓起火,导致58人遇难。这起火灾发生后,陈晨便开始研究灭火逃生方案。于是,他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到了失火大楼的结构,此外,他还参观了凯里不少高层建筑,发现传统的高层、超高层灭火系统存在诸多局限性。

    陈晨认为,首先,电梯一般都设置在楼层中间,火灾发生后,便立即关停,居民从消防疏散通道逃生。但如果大火发生在中间楼层或更高层,那么居民逃生的难度会很大。

    其次,不少高层、超高层建筑没有宽敞、贯通大楼两端的中间通道,甚至有一些建筑的通道犹如迷宫,平时找方向都难,更别提逃生了。

    此外,绝大多数高楼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是分开的,分属于不同的系统。生活用水居民每天都在用,管护常态化;但消防用水不常用,久而久之,往往处于无人监管状态。“不少大楼在出事后,人们才发现消防水池根本没有水。”陈晨说。

    专利:电梯逃生或可行

    在进行上述总结后,陈晨设计出了一个优于传统的高层、超高层灭火逃生方案,并用于申报专利。

    经过艰苦的探索,方案出炉,陈晨取名“陈氏高层、超高层灭火逃生梯楼设计方案”(以下简称“陈氏方案”)。2010年12月20日,国家专利局即受理了他的申请。

    记者在方案示意图上看到,“陈氏方案”适用的建筑电梯设置在大楼两侧,用电“独立”,这样的用意在于,火灾发生后,电梯受到威胁的程度很小,可以照常运转,居民可乘坐逃生。此外,每个楼层中间均有宽敞的过道与大楼两端电梯连接。

    在楼层供水方面,“陈氏方案”主张消防用水与生活用水一体化,在非紧急状态下,按正常水压给居民供水。而一旦有火灾发生,物业部门立即加开备用泵,增加水压,生活用水立即变成了消防用水。“这样的好处在于将消防用水的管护也常态化,以应对不测。”陈晨说。

    此外,根据陈晨设计的方案,每一层楼均设置有射水平台,每个平台上安置两支水枪,火灾发生后,居民可立即取用。大楼各层每个通道上的两侧还分别装置有两个软管箱,软管长度在30至50米之间,火灾发生后,无需专业人员,普通居民即可操控。

    消防:能否保证供水难说

    就陈晨的新型专利,专业部门又是如何看待呢?

    黔东南州消防支队姜崇高副政委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根据现行消防技术规范,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必须分开,尤其是高层建筑,这样是确保在火灾发生的情况下有足够的水供应。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