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炼化打造绿色低耗热电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6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8时03分00秒

    慧聪化工网讯:今年以来,长岭炼化一手抓减排、一手抓降本,从改变员工观念着手,依靠技术改造、激活班组活力,多方改变热电板块能耗、排放等指标不理想状况,打造绿色低耗热电。5月,该公司热电部烟气排放100%达标,降低燃料成本500万元,降低受电成本近百万元,装置总产热成本降至45.3元/GJ,创历史最好纪录,成效显著。

    党员示范带动员工全力投入

    在长岭炼化热电部,很多基层班员认为环保与降本是两个对立的命题。面对问题,他们召开职工大会,进行打造绿色低耗热电动员,党委书记余昔友说:“降本工作是全体党员的责任,党员干部必须当好主力军,带头示范干,团结群众干!”

    他们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党支部活动等途径积极宣讲环保创效形势及上级精神,还把“绿色低耗”工作的执行情况纳入党员干部评议的重要考核内容,促使领导干部转变思想作风,带动基层员工全力投入装置降本压费。

    他们建立了相应微信群,以机关、运行部管理人员、班组长为主要成员,随时诊断分析瓦斯平衡等生产实际问题,商谈开展专题劳动竞赛等改进措施,今年以来,他们通过微信群商谈解决生产实际问题70余项。

    与此同时,他们对照先进找差距,将综合能耗、供电标煤耗等多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与其他兄弟单位做比较,借鉴先进单位的降本方法。通过深入比对分析,他们最终将工作重心放在掺烧高硫焦和完成直供电配额两项工作上,明确了降本的思路和目标。

    实施超净排放改造掺烧低价焦

    有了基层员工积极参与的根基,他们将热电板块“绿色低耗”的管理思路,在技术改造上下功夫。

    近年,长岭炼化热电装置燃料从油改烧煤,并逐步掺烧自产石油焦。与同类项目相比,该装置运行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按照总部炼油事业部帮扶组建议,他们将装置燃料的“掺焦”部分改为低价石油焦,将自产石油焦出厂销售创效,降本创效同步实施。据有关部门测算,两种焦价差在270元左右,不计算自产石油焦出厂增效数额,每年掺烧4.5万吨可降本1200余万元。

    然而,低价石油焦硫含量高达2000微克/立方米,是原来焦种的5倍,如科学处理,外排烟气硫含量将超出国家标准的10倍。根据减排规划和部署,热电部利用2017年大检修的短暂停工时机,投入2000万元对CFB锅炉脱硫脱硝装置进行了尾部烟气超净排放改造。项目投运后,产生了良好的减排实效,烟气硫含量降到30毫克左右,提前一年半达到二氧化硫低于35毫克/立方米、粉尘低于10毫克/立方米的国家超净排放标准,成功解决了环保效益难题。

    为了确保低价石油焦掺烧成功,技术攻关小组先后组织进行了4次掺烧配比试验。他们轮班守在生产现场,在前期取得的“掺烧”经验基础上,根据不同生产需要和燃料热值、硫含量等指标差异,不断优化高硫焦掺烧方案,多方提高低价石油焦掺烧比例。

    激活班组活力保装置长稳优运行

    热电部根据低价石油焦掺烧运行状况,相应编制出《降本任务分解推进表》,做到人人有降本目标任务,并利用生产管理平台抓实劳动竞赛,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激活班组活力确保长稳优运行。

    他们将传统的劳动竞赛注入新的内容,并增加工艺平稳率、成本、产汽标煤耗等三项基础竞赛,实时记录各班组岗位操作参数、指标控制数据,生成竞赛排名“矩形图”,排名与月底绩效考评直接挂钩。工艺平稳率曾是热电车间一班的的弱项,班组竞赛排名靠后。班长周春峰带领班员向技术员请教,自发组织讨论,研究各参数的变化和影响。现在,他们班组连续两个月位居平稳率竞赛第一。

    他们拓展班组安全活动的空间,从以前的会上干部讲、员工听,改为提前下发资料学习,会上集中讨论交流,要求班员人人谈认识体会,安全课堂活起来,员工脑筋动起来,枯燥的灌输式教育变成员工主动参与,效果有了明显提升。今年以来,该部员工及时发现并效避免事故7起,查找整改安全隐患47处。

    他们推行“后备人才储备培养计划”,培养班组年轻骨干,促进全员素质综合提升。他们改变以往上大课、针对性不强、速成式的培训模式,通过个人理论考试、实操考试、班组综合评分等多方考察培养对象,既压担子督促,又拉一把帮扶,加快青年员工的成长步伐。邱科专业知识底子薄,在多方帮助下,几个月下来,“菜鸟”成了高手,当上了见习班长,基层班组活力增强,为装置绿色低耗运行提供了保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