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化工网讯:“山东的确有一批污染重、耗能大的行业,化工是其中之一。虽然在政府的号召下,多数企业进入了园区并做到了达标排放,但园区内污染程度因各种污染物集中而加重的趋势却没有减缓。”在日前举行的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联组会议上,有关化工园区污染的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据了解,山东省目前正从园区的减量化、标准化等方面入手,严把项目进区入园门槛,加强园区自身监管,控住增量、优化存量,以此改善全省化工园区的环保及安全情况。
减:
关闭不环保企业和园区
山东省经信委主任钱焕涛表示,当前,全省正在积极对化工行业实行减量化,第一步就是减掉一部分规模特别小的企业,特别是设在农村、社区里面的小厂、小作坊。据了解,2017年,山东省共关闭转产、停产整顿化工企业近3000家,约占全省化工企业数量的1/3,同时全省化工企业淘汰落后产能1080万吨。
企业减量,园区也要减量。钱焕涛强调,根据山东省相关部门统计,全省现有各类化工园区和化工聚集区199家,相关部门将通过清理整顿,将把这一数字控制到100家以下。
如此大规模地减少企业和园区数量,是否会对山东省化工行业造成创伤呢?山东省经信委一级巡视员、山东化转办专职副主任王超英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指出,经过集中清理整顿和减量后,企业布局趋于合理,安全环保水平得到提升,而且全省化工行业主要经济指标不降反升。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842亿元、利润1803亿元,同比上年分别增长14%和20.5%。
升:
入园项目需逐个认定
前段时间,山东省推出了《山东省化工园区认定标准》。一时之间,该省化工园区经历了“史上最严”考验。不过,钱焕涛指出,园区认定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进入园区的企业、项目也要一个一个认定。
他表示,山东将高端化工列为改造提升的十大产业之一,要求化工产品、装备是高端化的,工艺也要是国际领先的,因此必须要严格认定进入园区的新项目是否符合这个标准。“以前我们的化工项目准入门槛低,有些几百万的小项目也通过了。但现在,不仅项目门槛提高到了1个亿,而且园区里面的化工企业要实行标准化认定,达到标准的才能开工。”钱焕涛说。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环保局负责人刘爱民表示,现在化工项目若想进入该园区,至少要过三道关,即投资促进局初审,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研究,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联审小组审议。“不管项目的效益多好,只要能耗大、污染严重一律拒之门外,不符合产业链条要求的也要慎重考虑。”刘爱民强调。
管:
企业园区共做“环保账”
据介绍,对于化工园区的环境管理工作,监管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园区和企业共同参与。
昌邑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安全生产与环保监督办公室副主任徐述兴表示,该园区现有68家化工企业,安全是园区的首要大事。园区环保部门对企业进行监督,同时,园区要求每个企业必须设有专门的环保科室,有专门人员负责环保自查自纠,可以说是两个环保科共做“环保账”。
“整个园区的污水、危废处理,VOCs在线监控,地下水水质监测井等环保项目、设施构成了完备的环保体系,为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园区内无环保限批、挂牌督办、限期整改未完成的事项。”徐述兴说。
强化监管,对于园区来说是守住红线,而对于园内企业来说则是生存的保障。事实上,不少企业尝到了主动监管、积极治污的甜头。环境约束越严,企业效益反而越好。亚通石化是首批进驻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的企业,这些年投巨资强化环保管控,各项环保指标均优于园区标准,现在产销两旺,发展势头良好。“如今我们睡觉都踏实多了。”该公司安全环保部部长刘豹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