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印发石化业“十三五”规划 确立五大目标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11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8时40分14秒

    慧聪化工网讯:10月14日,工信部发布了《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简称“《规划》”),围绕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两化融合这5个方面确立了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    

    石化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国防军工密切相关,在我国工业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需要。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绿色发展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由石化和化学工业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    

    在经济发展方面,《规划》要求“十三五”期间石化和化学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销售利润率小幅提高,2020年达到4.9%。

    在结构调整方面,《规划》提出,传统化工产品产能过剩矛盾有效缓解,烯烃、芳烃等基础原料和化工新材料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环境友好型农药产量提高到70%以上,新型肥料比重提升到30%左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世界级化工园区与以石化和化工为主导产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行业发展质量和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在创新驱动方面,科研投入需占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2%。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在重点领域建成一批国家和行业创新平台,突破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成套装备,形成一批具有成长性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绿色发展方面,“十三五”末,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3%,万元GDP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减少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5%,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削减30%以上。    

    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方面,《规划》要求,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综合集成的企业比例达到35%。石化和化工智能工厂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在石化、煤化工、轮胎、化肥等领域建成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建成若干智慧化工园区,开展石化和化学行业工业互联网试点。

    《规划》提出,未来5年继续完善产业政策,编制《关于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推进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入园或关闭退出;研究制定规范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布局的指导性文件;利用现有专项资金渠道(专项、基金等),继续对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工作予以支持;适时研究石化和化工产品进出口关税、出口退税及加工贸易政策。    

    工信部将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估机制,对阶段成果实行动态监测,适时委托第三方开展中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按程序调整《规划》内容。(付竹)

    我国成为世界最大化学品生产国    

    “十二五”时期,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化学品生产国。

    根据工信部提供的数据,过去5年,全行业产值年均增长9%,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4%,2015年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万亿元。    

    甲醇、化肥、农药、氯碱、轮胎、无机原料等重要大宗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乙烯、丙烯的当量自给率分别提高至50%和72%;化工新材料自给率达到63%;随着新型煤化工和丙烷脱氢等技术获得突破,非石油基乙烯和丙烯产量占比提高到12%和27%,有效增强了我国石化和化工产品的保障能力。

    区别于早年的散乱发展,我国石化行业的区域布局也得到改善,建起了22个千万吨级炼油、10个百万吨级乙烯基地,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石化产业集聚区;建成云贵鄂磷肥、青海和新疆钾肥等大型化工基地及蒙西、宁东、陕北等现代煤化工基地;化工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已建成32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科技创新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建成了数百个石化和化工企业技术中心,建成了万吨级煤制芳烃装置,对二甲苯和煤制烯烃等一批大型石化、煤化工技术装备实现国产化,部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超过90%的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应用了过程控制系统(PCS),生产过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生产优化系统(APC)、生产制造执行(MES)、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也已在企业中大范围应用,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石化、轮胎、化肥、煤化工、氯碱、氟化工等行业率先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十二五”时期,石化和化学工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巴斯夫、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杜邦等跨国化工公司积极拓展在华业务,建设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品档次明显提升。

    国内石化企业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跨国并购,比如中国化工收购马克西姆—阿甘公司、倍耐力公司等取得较好成效,提高了国内行业全产业链竞争水平。轮胎行业在天然橡胶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地区重点布局,投资建设多家工厂。氮肥行业已向孟加拉国、巴西、越南、新西兰等国家输出合成氨、尿素生产技术。钾肥行业在海外10多个国家投资了20余个项目,弥补了国内钾肥供应不足。    

    未来5年是由大到强的关键期

    “十二五”期间,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都取得较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水平仍有差距,体现在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行业创新能力不足、安全环保压力较大、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等4个方面。    

    结构性矛盾主要是传统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缺口较大。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磷肥、氮肥等重点行业产能过剩尤为明显。与此同时,以乙烯、对二甲苯、乙二醇等为代表的大宗基础原料、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自给率偏低,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塑料、特种橡胶等高端产品仍需大量进口。

    纵观整个行业,科技投入整体偏低,前瞻性原始创新能力不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较少。核心工艺包开发、关键工程问题解决能力不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尚在起步阶段。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