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新政重压下 倒闭化工企业主动转型升级是出路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8时40分56秒

    慧聪化工网讯:山东临沂华龙热电有限公司吃“百万罚单”,广东东莞铝质氧化厂漂染厂被直接查封,浙江台州黄岩源宏医化科技有限公司……截至目前,随着全国多个环境违法事件的曝光,这部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对环境违法企业的威慑力正在逐渐显现。

    不久前,山东临沂华龙热电有限公司收到了一份“百万罚单”,这家国有企业因“违法排污”,被当地环保部门“按日累加”计罚,共罚款100万元。

    这是新《环保法》实施以后,又一家吃“罚单”的违法排污企业。自年初以来,像这样的案例,全国已相继曝光多起。

    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新环保法这把“大火”还会继续燃烧到哪里?在号称史上最严厉环保法的重压之下,企业将如何实现华丽转身,避免被迫停产或倒闭的厄运?

    多家企业被亮“红牌”

    不久前,东莞石马河河道整治的过程中,当地环保执法人员发现有一股黑水排入石马河,经过“顺藤摸瓜”,一家无证照铝质氧化厂和一家漂染厂“浮出水面”。

    在被责令整改后,两家企业仍拒不改正。近日,东莞市环保部门对这两家排污企业进行了直接查封。而在以往,像这样的违法排污企业的查封都要通过法院实施,违法行为往往要半年以上才能制止。

    无独有偶。就在这家企业被查封前些日,浙江台州市环保部门对当地一家名为“黄岩源宏医化科技有限公司”做出查封。

    据悉,这家公司从事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医化产品制造的建设项目,但由于未经环保部门审批,擅自投入生产,且产生相应污染行为。早在2014年12月底,环保部门依据《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的规定,就对其作出了责令停止生产、罚款31.8万元的行政处罚。

    但时至2015年,环保部门发现,这家企业仍未完全停止生产。在现场检查中,环保部门发现,这家公司废水治理设施仍有废水排放,经检测发现超标后,对其实行立案查处,并依据新《环保法》作出查封决定。

    除此之外,连日来,山东、浙江、湖南、广东、福建等地也相继曝光多家环境违法企业遭遇查封强制措施。

    今年1月底,深圳市环保部门对4家企业采取查封、扣押强制措施,并根据违法排污情况,环保部门对其处以10万到30万元不等的罚款。据了解到,这4家地下加工企业均从事五金加工业,其作业产生的酸碱废水及粉尘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至茅洲河,致使污染严重。

    深圳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像这样的环境违法企业,在过去,最多也之只能够对企业进行罚款和责令停产,如果企业拒不履行处罚决定,要走法律程序的话,行政复议、诉讼等一系列流程办下来,起码需要数月时间。

    而新《环保法》的实施,无疑给这些“麻木”企业一记重拳。根据新《环保法》第25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截至目前,随着全国多个环境违法事件的曝光,这部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对环境违法企业的威慑力正在逐渐显现。

    罚无上限成“利剑”

    重庆市永川区的一家名为“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不久前收到了一份“百万罚单”。

    这份由重庆市环保部门开出的巨额罚单,事因该企业“违法排污拒不改正”被“按日累加”计罚,共罚款110万元。

    “吃罚单”的并非这一家,连日来,全国相继曝光多家企业因违法排污而被罚。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新《环保法》中按日计罚制度,给企业遵守环保法规戴上了紧箍咒,过去宁愿给钱也不愿纠正污染的行为,根据新规,罚款上不封顶,这对企业威慑力很大。"有细心人士算了一笔账,对那些拒不整改的,从处罚决定下达之日起开始计算。假如需要罚款5万元,10天后还没有整改好,就是50万元,多一天加5万元,没有上限,这是非常具有威慑力的。

    其实,罚款一直是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多年来,对污染企业的经济处罚并未取得应有的震慑效果,污染企业侵害环境的行为仍未得到制止。

    “说到底,是处罚力度不够,导致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上述专家说,历年来,都有一些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经济损失巨大,数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但行政罚款却往往只有几十万元或一百万元,对企业来说难以起到威慑作用。

    该专家表示,“过去,罚款对于一些企业来说,罚款数额与企业每年所赚到的高额利润相比,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因此,不少企业在挨罚之后,仍旧抱着侥幸心理,继续按照原来粗放式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而不是整改。”

    “按日计罚”制度打破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罚款数额的限制。根据之前我国的法律,对污染者最高的罚款是100万元封顶。今后,对于被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企业,成本将大大提高,因为处罚没有了上限,企业污染时间越长,罚单数额就越大。面对越来越厚重的罚单,不法企业不得不考虑其违法所需要付出的高代价。

    这种处罚程度的严苛是前所未有的,按日计罚使“罚无上限”,对违法排污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把高悬的“利剑”。

    业内专家认为,按日连续处罚的实施,使得排污企业的压力大增,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违法成本。为避免受罚,企业治污也就会有动力。最终,那些存在高耗能、高污染问题的行业都将惧怕其威慑力。

    不过业内专家也表示,新《环保法》只是提供了新的手段,是否真正能够起作用,关键要看地方政府和环保执法部门的落实程度。

    倒逼多个行业加速洗牌

    随着史上最严《环保法》发威,不少行业感到深深寒意。有业内人士称,2015年将是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一些高污染行业的环保“大限”。

    在环保新政的重压之下,作为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钢铁行业或将首先掀起一轮“腥风血雨”,这一观点得到不少业内人士认同。专家认为,尤其是在在产能过剩、钢价持续走弱、盈利水平较低、资金链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困扰下,环保改造需要的大量资金可能让处于困境中的钢铁行业雪上加霜。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近日表示,当前钢铁企业最需要高度关注新环保法。“企业违法违规的成本越来越高,付出的代价将会越来越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