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漆工职业病频发 职业防护亟待加强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8时42分20秒

    慧聪涂料网讯:“国内汽修喷漆行业几乎看不到女性的身影”,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的金牌获得者杨金龙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建议,喷漆行业亟待加强劳动保护。他说,2015年的巴西圣保罗世界技能大赛中,汽车喷漆项目的银牌和铜牌获得者都是女性。“喷漆作业的劳动防护在世赛评分中占据了很大的分值,在国外汽车4S店普遍很注重员工的职业安全防护,从业者中年轻、漂亮的女性很多。”

    而在我国,女性“油漆工”鲜见的背后,暴露出的或许是油漆工职业防护不足带给劳动者的健康之痛。

    “喷漆作业肯定有毒。”在北京东五环一家汽修店拿了10多年“喷枪”的油漆工老杨说,业内都不会让女性来做喷漆,但“喷漆怎么能毒害身体,怎么防毒那咱就不清楚了,一般就靠鼻子闻闻,有味儿是肯定的,男性靠身体扛呗。”

    北京盈科(天津)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慧敏告诉记者,油漆中含易挥发的物质——苯系物,会损害人的造血功能,甚至致癌。张慧敏说,国家规定,工作场所内的苯浓度应不超过每立方米6毫克,甲醛不超过每立方米0.5毫克。“油漆工属于有毒有害工种,单位应当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

    《劳动法》第54条明确,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老杨回忆,平时作业时从未佩戴过防护面罩,至于工作服和劳防手套,有时一两年才会发一次。记者在多家汽修店采访中发现,穿戴防护服,佩戴防毒面罩的喷漆工非常少。偶尔有工人佩戴普通防尘口罩。而汽修行业中的另一大工种钣金工也有电焊弧光和噪音等职业危害,但是佩戴面罩和耳塞的工人也寥寥无几。

    不久前,老杨开始出现四肢乏力、牙龈出血等症状,后被诊断为慢性苯中毒。医生表示,老杨长期从事油漆工作且劳动防护措施不到位,接触了大量苯或含苯化合物,影响了造血组织和神经系统,从而引起职业性慢性苯中毒。

    记者查阅《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发现,油漆工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包括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劳防手套、防寒服和防毒护具。此外,油漆作业还需要注意工作场所通风,每工作1~2小时要休息10~15分钟,并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避免毒物持续刺激。

    喷漆工是当今紧缺的热门工种。有调查显示,北京市机动车维修行业,约八成劳动者为外来务工人员,由于相关企业在职业危害防治意识上不强,在喷漆作业劳动保护上几近空白,工人缺乏防护意识,喷漆工职业病频发却未引起注意和防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