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锂电池供应商不停牵手中国大客户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8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8时43分02秒

    慧聪化工网讯:综合外电报道,LG化学有限公司(LGChemLtd.)近日称,其已与奇瑞汽车签署协议,将为后者的电动车供应电池。

    根据协议内容,奇瑞汽车计划于今年年底大批量生产下一代电动车,届时LG化学将为奇瑞下一代电动车供应电池,不过该公司并未透露所供应电池的具体数量。

    LG化学发言人表示,这笔交易价值数千亿韩元,“奇瑞将有数千辆电动车会使用我们的电池,这也进一步巩固了我们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其实,不仅奇瑞,在它之前,已有多家主流汽车集团与LG化学建立合作关系。

    8月16日,据韩国LG化学公司消息,其将为中国长安汽车2016年以后量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提供电池。这次两家公司签订关于LG化学独家供应电池的协议,LG化学确保了上千亿韩元的销售额。

    5月,LG化学也同长城、南京金龙、东风商用车建立合作关系,为长城汽车2017年发布的新电动车供应超过20万套电池,南京金龙的新一代纯电动客车(EV)和东风商用车新一代小型客车(EV)车型提供电池。

    其实早在去年,上海汽车以及中国观致汽车公司都与LG化学达成合作,签订了电池供应合同。

    所以,截至目前,LG化学在中国市场已成功牵手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奇瑞等主要汽车集团或汽车公司,基本可以算是拥有最多中国顾客的韩国电动汽车电池企业。

    而接下来,伴随国内外车企在中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加码,LG化学可能在中国市场获取更广泛的市场份额。

    9月2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能源局更是:5年内让500万辆电动汽车跑起来。

    所以,接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动力电池需求将会非常可观。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国内自主动力电池供应商则可能需要面临较为激烈的竞争。虽然在整体市场蕴含着较大的潜能,为动力电池厂商提供机遇,但是正如上述事实所见,国内主流汽车制造商更倾向于选择LG等实力更为强劲的跨国企业。

    例如,9月23日多氟多发布签订重大合同及合作协议书的公告:其一,全资子公司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焦作新能源公司”)与山东新大洋电动车有限公司(简称“新大洋公司”)签订《2016年动力电池订货合同书》,确定2016年焦作新能源公司向新大洋公司供应144V120Ah动力电池组40000台(总价14-16亿元)。其二,焦作新能源公司与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简称“金龙客车”)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明确焦作新能源公司专门为金龙客车开发适应其车辆需求的动力锂电池总成系统,金龙客车在未来自主研发的每款车型公告中(定做除外),优先考虑采购焦作新能源公司的动力锂电池,2016年度采购30万KWH左右(总价6-8亿元)。

    虽然多氟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多氟多所拿到的订单与跨国车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所以,在接下来的动力电池市场,自主品牌供应商仍应不断自我提升,能够形成与跨国品牌同台竞争的能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