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田塑胶高伟:高瞻远瞩缔伟业 脚踏实地塑兴田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8时49分13秒

    慧聪塑料网讯:初识高伟,中等身材,举止之间凸显沉稳精干,刚毅自信。第一印象就感觉此人气宇轩昂、卓尔不凡。交谈中,夹带的几分羞涩和儒雅,看不出他就是掌管了兴田塑胶几千万资产的企业老总,更想不到他背后的坎坷经历。但的确是他,1977年7月出生在济阳县,2000年7月从国立莫斯科大学经济系深造海归,伴着改革开放的历程长大,受过西方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和熏陶。在刚满23周岁时,就扛起了和年龄很不相称的责任重担。他高瞻远瞩的在原济阳县第一塑料厂——田家塑料厂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脚踏实地,锐意改革,不断进取,勇攀高峰。十年时间,从三十万元起步,几经整合,把年产值300万元,资产200余万元的作坊式家族企业,一跃发展成为年工业产值5000多万元,资产2000余万元,利税实现200多万元的现代化标准企业,完成了兴田塑胶神话般的集团化缔造。

  学海扬帆追梦归,燕雀鸿鹄躬事行

  时间拨回到上个世纪的1996年,不满20岁的高伟,告别了祖祖辈辈休养生息的热土和朝夕相处的亲人,怀揣着父母赞助的10万元钱,更带着全家人满怀的希望,独自一人行程8000多公里,来到了地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开始了他人生极不平凡的求学历程。初来乍到,对一切都显得那么新鲜、好奇,长途跋涉的劳累,丝毫没有降低高伟的兴致,心中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莫斯科国立大学,1998年世界综合排名第7位,全称俄罗斯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该校于1755年由教育家M.B.罗蒙诺索夫创办,以师资雄厚、设备完善、高教学质量和高学术水准而享誉世界。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培育了1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许多的各领域世界知名人士,俄罗斯众多政要更是毕业于此,是全俄罗斯最大的大学和学术中心,也是全世界最大和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

  就是在这所世界一流的名校,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一名普通留学生,高伟有幸接受了系统的现代企业管理教育,领略到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核心文化理念,是现代企业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眼界大开的高伟,自此开启了自己矢志追梦的人生旅程。

  在随后的莫斯科国立大学学习期间,充满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心酸,其中的滋味只有高伟知道。语言不通、专业学习方面的困难,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倒还可以克服。可面对单调枯燥的理论学习和离乡背井的生活不适,却使满怀热情、信心十足的高伟几度徘徊,时有产生放弃的念头。每逢佳节倍思亲,高伟只有在节假日思乡心切之际,邀几位同乡开怀畅饮一番,才是他身在异国他乡的最大快乐……!

  是梦的追求激励着他,是远大的志向支撑着他,终于学有所成,满载而归。

  2000年,高伟结束留学生涯,义无返顾的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济阳县济北街道办田家村,加入了由父亲创办,也有二三百万元资产的村办企业田家塑料厂(时称济阳县第一塑料厂)。

  荣归故里,父亲并没有给他安排轻松舒适的工作。先是跟车送货,或在生产车间打杂,后又随从业务人员跑市场。在大致熟悉了企业的运营流程过后,又开始做一些辅助性管理工作。这期间,高伟过得并不开心,感觉自己苦读寒窗这些年学到的东西,根本没有用武之地,颇有些沮丧。但是,接受过规范系统教育的他,却发现了父亲一手创办的企业,无论在管理上,还是在营销上,都摆脱不掉作坊式的痕迹,与自己的所见所学差别很大。于是,他在从事每一项工作中,更加留意,用心揣摩,并默默发誓,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企业推向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直至做大做强。

  人生在世,无论出身背景如何,无论教育程度高低,只要勤奋好学,脚踏实地,就已经是一切成功的开始。否则,即便是你有鸿鹄之志,不去俯身躬事,也只能是一只无为的燕雀而已。

  烽火狼烟平地起,高岸深谷白驹生

  商海无情,瞬息万变。时间到了2002年,也就是在济阳县第一塑料厂重组改名兴田塑胶有限公司的第二年,高伟和他父亲的企业,迎来了自企业创办以来最严酷的冬寒。

  在此之前,兴田塑胶公司继承了原塑料厂的市场份额,虽说订单不大且单一,却始终与当时的大型国有企业小鸭集团,保持着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也正是高父毕生苦心经营的神来之笔。但是,市场经济的残酷性,已经不允许任何类型的企业,再抱有小富即安、四平八稳的小农意识。转型期的小鸭集团,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市场定位上,都没有经受住市场的严峻考验。该企业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惨遭市场清洗,由颇有盛誉的“小鸭小鸭,顶呱呱”,一落千丈,濒临破产。此时,对于过分依赖小鸭集团配套合作,生产洗衣机外壳的兴田塑胶,更是当头一棒。无独有偶,合作配套十几年的鲁德贝车灯客户业务,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接踵而至的市场打击,使刚刚注册成立不到两年的兴田塑胶,订单没有了,车间停产了,工人下岗了,企业运营遭遇冰点。

  屋漏偏逢连夜雨。跌入低谷的兴田塑胶,还远不止是断了销路、没了市场这么简单。由于流动资金全部投入到了产品生产上,企业应收货款一度达到了近300万元,相当于当时公司的全部固定资产总额。职工工资没了着落,企业日常开支难以为继,人心散了,公司呈现出一派凄凉景象。

  何去何从,靠传统勤劳打拼的父亲,同接受过现代西方教育的高伟产生了不小的分歧,思想观念发生碰撞。父亲与小鸭集团、鲁德贝车灯等几个固定的客户有着深厚的感情,面对猝不及防的残酷现实一时难以接受。认为自己绞尽脑汁、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这些市场业务,不能说没就没了,坚持同客户搞好关系,期待转机。高伟则不满父亲抱残守缺、墨守成规。认为兴田塑胶为了今后的生存,必须对自身重新定位:一是要立足实际,通过法律渠道索讨全部货款;二是放眼市场,拿出人财物力开拓新的市场。

  虽然习惯了一言堂、家长式作风的父亲,固执己见,从不让步,但面对公司这次史无前例的资金紧张现实,父亲只好保留意见。任由高伟代表兴田塑胶,拿起法律武器,走上了并不轻松的讨债维权之路,其中就包括已经欠了十年的货款。

  直至2005年,兴田塑胶的全部货款才被一一追回,历时跨度近两年时间……。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市场经济的无情法则。但是,市场经济又有那么强的生命力,核心就是引进了竞争的机制,在竞争的同时就会带来压力和血腥。关键是我们如何正视已经发生的一切,抽丝剥茧,去伪存真,理性对待。真正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依靠法律武器,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和手段,去驾驭企业顺应时代的经济发展要求。

  初生牛犊不怕虎,崭露头角显锋芒

  2004年,是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年,也是兴田塑胶公司几经衍变之后,划时代的拐点之年。随着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调整,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对塑料制品行业进行了重新洗牌。济南周边地区的塑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企业数量不到一年时间增加30%之多,竞争力加大了。塑胶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也从定型单一转化成了批量小、种类多、服务质量要求高,产业格局变了。曾经顺风顺水、一家独大的兴田塑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迅速被这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所淹没。

  高伟的父亲,作为企业的创办人,历经了兴田塑胶的风风雨雨。但是,面对这次灭顶式的打击,心力交瘁、万念俱灰。他决定将兴田塑胶300万元的全部资产一分为三,除自己留一份外,按生产工序将另外两份资产,分割配送给了女婿、外甥各自经营。出于对高伟年轻激进的担心,父亲并没有给儿子名义上的资产分配。

  高伟作为当然的继承人,没有被用心良苦的父亲忘掉。父亲从自己的一份中拿出三十万元,交给高伟,但却约法三章。一是这部分钱作为流动资金贷款,只能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不得挪作他用;二是可以挂靠兴田塑胶公司,也可以使用公司场地和设备,但要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三是不得触碰兴田塑胶公司原有的所有业务。对于高伟有条件的这样一种放手,制造了兴田塑胶别具一格、不同寻常的奇特现象。

  经历过送货、打杂、跑业务、辅助管理和打官司的高伟,虽然面对这些苛刻的条件,情非得已,但毕竟有了可以施展才华、大显身手的平台。他深深懂得父亲其中的用心和苦衷。

  独当一面伊始,热情高涨的高伟,利用自己的所学所见所识,大刀阔斧锐意改革,连下三副猛药。紧盯市场找出路。 高伟利用兴田塑胶的名片,将曾经与大型国有企业小鸭集团长期合作过的经历,作为推介企业产能的敲门砖。先后找到中国重汽集团、九阳小家电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神思电子有限公司、日照比特电子有限公司等产品配套企业,建立联系。虽说揽到的业务量不是很大,可也能维持基本的生产运营,但最重要的是加大了兴田塑胶的市场渗透。狠抓管理要效益。 高伟运用现代化管理模式规范企业运营,建立起管理部、经营部、生产部、质检部、统计部、物流部和后勤部,对部门、车间班组实施全方位总体考核,重点塑造团队精神。由部门主管承担本部责任,配以考勤奖、技能奖、配合度奖,并全员目标综合奖四个奖项,一改过去单纯计件和想当然开支的粗放管理方式。不仅细化分解了各环节责任,调动了主管及员工的能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员工的工资收入,更使得员工精气神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向心力不断加强。更新设备上档次。 针对市场的千变万化及对产品要求的不断提高,高伟认为注塑企业当时就是在抢饭吃,没有过硬的生产能力,是无法在行业内的激烈竞争中立足的。根据客户的需要去更新生产设备,既保住了市场份额,又降低了管理和生产成本。为此,他跑到宁波,一次性就购进了八台国内最先进的“海天”牌注塑机,彻底替代了五花八门的原有陈旧落后设备,使产能和质量得到保证。

  2005至2010年,市场严重疲软,塑胶行业持续低迷。在这段期间,高伟率领他的团队,逆市而上,稳扎稳打,可以说步子不大年年走,利润不多年年有,相对平稳的有所发展。从塑胶过滤杯、电话机壳等小家电塑胶配件做起,到2010年已经完成工业产值500万元,实现利税20余万元。固定资产也已经悄然增加到500万元,是起步时的近十七倍。并逐步取代了父亲的全部业务,成为兴田塑胶的真正的主打中坚。可喜的是这五年来,兴田塑胶收获了市场,磨练了技术,规范了管理,完成了向大企业迈进的铺垫。更关键的是,由此高伟树立了战无不胜的坚强信念,提升了驾驭企业发展全局的能力。

  我们习惯评论成功人士的鲜花、掌声,但总是忽略了其背后的发展轨迹的无尽坎坷和不同寻常的艰辛付出。不是任何人随随便便成功,也不会有任何人顺其自然的去坐享其成。

  瑚琏之器转乾坤,撑门拄户塑兴田

  2010年的兴田塑胶,已经走出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困境。鉴于这些年对儿子能力的认可,豁达的高父从退居二线顺理成章的全面让贤。自此,在高伟的统筹运作下,开启了兴田塑胶发展的全面提速。

  全面接手后,高伟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彻底颠覆传统的粗放运营模式,摈弃村办、家族企业贯有思维,不断构建完善企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已经搭建了兴田塑胶的振兴框架,将公司纳入了现代企业发展的正确之路。

  始终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 2004年,还在高伟刚刚起步的时候,就对兴田塑胶的产品质量表现出极大地关注,并且当做是企业存续发展的生命线。虽然兴田塑胶的产品,在历史上有“小鸭”、“康巴斯”这些稳定的客户给予过高度的认可,但他居安思危,还是紧跟时代步伐,在本地同行业中,率先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9年又取得QS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书,为企业日后拓展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紧紧围绕市场这座风向标。 通过几年与多家大企业集团合作,高伟深刻认识到,市场变化无穷,企业必须以变应变、与时俱进,多元化发展。为此,高伟和他的团队,非常注重新产品研发,以不断满足重汽集团、九阳股份公司、力诺新能源公司、浪潮集团等客户升级换代需求,从而用过硬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信赖,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勇于捕捉机遇。 随着济阳跻身于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的行列,海内外食品工业巨头纷纷落户本地,已逐步形成区域最大的食品工业基地,这给食品包装企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契机。高伟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有条不紊的跨行业开始了兴田塑胶的战略布局。2010年,公司投资1000万元,增上EPS包装产品项目,实现了与旺旺、达利等食品企业大财团的无缝对接,完成了兴田塑胶向集团化进展的重要一步。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正当高伟执掌的兴田塑胶风生水起、有声有色时,相继而来的变故,磨砺着他已经满荷超载的人生经历。先是祖父不幸去世。不到半年时间,祖母又撒手人寰。接着,他最敬爱的父亲又被查出癌症晚期,于一年后的2011年6月份,弃他而去。一年之内,三位水乳与共的至亲先后离世,这是任何常人都难以承受的。其中的痛楚,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高伟面对的还不仅仅是来自家庭的劫难。2011年6月,兴田塑胶投资新上的泡沫包装厂,还属于试投产阶段。在要人没有人,要技术没有技术的情况下,第一标就接下了比较大的订单,不暇之事接踵而至。设备能力不足,他就继续投资增上设备;技术力量不够,他就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才。仓促之下,总算硬着头皮按时完成了订单业务,满足了客户需要。但生产过程中的废品率却高达50%,成本高的惊人。经核算,该标一单就亏损30余万元,无奈交上了项目拓展以来的第一笔学费。

  高伟和他的兴田塑胶,在这些年可谓经历了数不尽的风风雨雨,尝遍了道不完的酸甜苦辣,但始终沿着一条正确的轨道前进。

  如今的济南兴田塑胶有限公司,在高伟艰苦卓绝的带领下,已经拥有了国内同行业领先的机械手臂塑胶设备,形成了集研发、设计精密模具、制作塑胶制品、丝网印刷、喷涂及EPS泡沫包装制品、家用电器OEM于一体的综合性生产企业,不能不说这是一个美丽的传奇。

  撑门拄户,立地擎天。是每位有志之士的梦寐以求,但真正实现愿望的又是凤毛麟角。因为这需要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意志品质,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生活态度,以及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

  仰取俯拾展翅飞,结草衔环报恩泽

  世上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即便耕耘也未必就获得理想上的成功,甚至是完败而归,但关键在于自己对待成败的态度。

  高伟就是这样,面对相伴而行、不离左右的成功与失败,始终坚信思路决定出路,智慧解决一切,无论一时的成败与否都能够收获成功的智慧和宽阔的远景,最终就能实现自己的追求。

  事实也验证了这种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认知,他所领导的兴田塑胶连续多年荣获济南市同行业优秀诚信示范单位。2013年获得济南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同时还被市福利企业家协会评选为“优秀社会福利企业”,2014年初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地方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

  荣誉得之不易,但责任更重于泰山。高伟在重塑兴田塑胶的同时,完全体现出着每个“成功企业家”共有的特性——社会责任感。他认为,民营企业家富而思源、富而思报,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回报社会,是对社会的负责,更是对企业的发展负责。

  首先,他把广泛吸收接纳失地农民以及残疾人就业,当做最大的社会责任。受父亲的影响,他深知企业扎根于这片沃土,是社会成就了兴田塑胶的今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责无旁贷的回报社会,使企业有机融于整个社会,是企业、个人赖以生存发展的不竭之源。在他刚刚接手企业起步时,就遇到巨大的市场压力,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候,他与众不同的决定引进国内最先进设备,启用部分身体综合素质不高的残疾员工。两者间的巨大反差着实让人不解,但他却有自己执着的理由:越先进的设备其实操作越简单。只要把握好部分关键岗位,对于残疾人,因人而异、力所能及的给予安排,同样可以胜任正常人进行的工作。他一面重金聘用外地专业人才,组成企业技术核心层,一面大量招收本乡本土失地农民和残疾人,极大地体现了他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截止2013年年底,兴田塑胶提供就业岗位210个,其中就包括26名残疾人。

  而后,在兴田塑胶有所起色进而做大、做强时,他又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2013年出资50万元,2014年增加到70万元与济阳县慈善总会成立以企业冠名的慈善基金。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源源不断的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做着自己的贡献。

  回报社会,勇于担当,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更是人和社会融为一体的基本准则。只有掌门人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自然就会聚心、聚力,进而形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精英团队。

  雄才伟略绘蓝图,运筹帷幄攀高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兴田塑胶发展到今天,作为当家人高伟并没有满足。张瑞敏、郭台铭、牛根生这些国际知名企业的当家人,是他崇拜的偶像和努力学习的榜样。如何把兴田塑胶继续做大做强,打造成现代化企业集团,追赶超越江浙企业,发展成为塑胶行业的排头兵,是他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

  他崇拜海尔的管理理念。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高伟不断学习效仿海尔集团。他运用在国外留学所学到的知识,将企业实际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有机结合,“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的管理理念贯穿始终,以努力创造充满竞争力的兴田塑胶文化。从管理层机构、责任设计,到“专业、专注、责任心”的团队考核制度,再到面向市场的市场链“闭环”管理,无不折射出兴田塑胶卓越的现代管理模式,为企业的腾飞扎好了最基础的运行框架,无异于本土企业传统管理模式的一次“革命”。

  他仰慕富士康经营模式。兴田塑胶现在总厂的产品为OME(代工厂),类似于富士康,主要为九阳豆浆机提供配套组装。在高伟引领下,公司从2005年的C类(机身附件)产品—豆浆机杯开始做起,历经三年成长磨合,逐步发展到加工B类(机身外壳)产品,至今各种生产加工技术已经炉火纯青。按照合作协议,计划2015年承接九阳豆浆机的A类(整机组装)。鉴于仅九阳豆浆机本身就有年950万台的销量,做“大陆的富士康”——九阳豆浆机的最大“加工厂”,成为高伟兴田塑胶蓝图规划中的浓重一笔。

  他敬佩蒙牛企业价值文化。采访中,高伟流露出对蒙牛创始人牛根生的由衷佩服,并数度引用“财聚、人散,是失败。人聚、财散才是成功。”这一极富经典的价值理念,展现出一位强者归来的大家风范。

  目前,兴田塑胶的发展蒸蒸日上,日新月异,几个厂区的规模和容量已经无法满足今后的生产需要。高伟也正在积极筹划,寻求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以不失时机的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生产加工能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假以时日,又一个现代化的企业集团将在济北大地上拔地而起。高伟和他一手打造的兴田塑胶,必将以崭新的姿态永垂史册!

3

相关阅读:
佳速应邀参加2014中国机器人峰会
蜡在色母粒生产中添加分量的影响
杜邦将参展在俄罗斯举办的Interplastica 2015
塑料行业两极分化 技术型企业增幅大
塑料低开下挫 日内震荡偏弱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