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塑料网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生活便充满了塑料袋。塑料袋,在为人们购物提供便利的同时,却也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一晃十年已过,“限塑令”实施效果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调查
学前街一煎饼摊10分钟消耗9个塑料袋
记者在一个卖煎饼的摊位前看到,一沓超薄的白色小塑料袋就挂在炉子边上。摊主做完一套煎饼顺手一捻,熟练地把煎饼放在塑料袋里,递给顾客。短短10分钟里,摊主卖掉了8个煎饼。其中,有位顾客买了3个,在单独套袋的基础上,又要了一个袋子,把煎饼装在一起拎走。摊主说,一个早上可以卖100多个煎饼。
朝阳农贸市场一菜农10分钟消耗13个塑料袋
走进农贸市场,记者发现几乎每个摊位上都挂着一串串大小各异的塑料袋,用来给顾客装菜。在一位菜农的摊位前,记者数了一下,10分钟里有6位市民光顾,少的买了一种菜,多的买了三种菜。一般都是一种菜装一只小塑料袋,买得品种多就再套一个大塑料袋,大大小小一共13个塑料袋(上图)。该菜农称,一天消耗的塑料袋不能论只来计算,而是论包。每天大概要用掉两三包小塑料袋、一包大塑料袋,一包塑料袋一般50只。
家乐福超市果蔬生鲜区10分钟消耗21个塑料袋
在果蔬生鲜区域,顾客们正用透明手撕连卷塑料袋来装东西。几个土豆、几根黄瓜、几个苹果……一种商品一个袋,装好后再给超市工作人员,称重、贴价签。10分钟里,工作人员称了21个袋子的东西。记者发现,有顾客在买了东西后还会顺手多拿几个手撕袋放在购物篮里。
在结账处,收银员一般都会问一句:“要塑料袋吗?”家乐福超市有关人士坦承,这几年不管是免费的手撕袋还是有偿的塑料袋,用量都没有减少。
海岸城格瑞思面包房10分钟消耗36个塑料袋
中午时分,面包房里顾客不少。收银的小伙子先用白色透明的塑料袋把没有包装的面包装起来,一个面包一个袋子,再放进一个大的塑料袋中。记者发现,大袋子上左下角有小字“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请多次使用,废弃后建议回收再利用”。
记者在收银处站了10分钟,有14位顾客结账。最多一位买了6个面包,最少的买了一个面包,一共装了大大小小36个袋子。
美团外卖上一家快餐店10分钟消耗5个塑料袋
近年来随着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发展,塑料餐盒、塑料包装的使用率大幅提高。
包师傅主要在美团外卖上销售快餐,一天可以卖掉400份左右的快餐。一份外卖至少包括2个快餐盒和1个塑料袋,因为大多是单位订餐,一般是3份快餐装1个大塑料袋。而快餐的订单时间比较集中,通常也就是午饭和晚饭各2个小时。按此计算,10分钟大约会有5个塑料袋打包送出。
招商城一文具用品摊位10分钟卖了100个塑料袋
走在招商城,记者看到不少摊点有塑料袋出售。
在其中一家主营文具用品的摊位前,记者与摊主聊了起来。塑料袋的规格很多,有30个一包的,有50个一包的,也有100个一包的。最便宜的0.8元一包30个,平均下来一个塑料袋2分多。也有比较厚实的,价格自然贵不少,3元一包30个,平均1角一个。
在闲聊的10来分钟里,摊主卖掉了2包50个装的。摊主表示,塑料袋只是顺带卖卖,一个月大概卖一二百包。如果是主营包装袋的,一般一个月都要卖好几千包。
声音
“如果明天全面取消塑料袋,你怎么办?”当记者把这一问题抛出来时,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消费者:怎么方便怎么来
“以前没有塑料袋的时候,我们不也这么过来了?”陈阿姨很是怀念以前的菜篮子。“我们年轻时,买菜都是挎个竹篮子,管它荤的、素的,全往里装,回家再分,现在买菜都是塑料袋,看不到菜篮子了。”
“对于老百姓来说,当然是怎么方便怎么来。”庄女士认为:“去一趟菜场,不可能只买一样菜,总不能把鱼虾和豆腐塞在一个环保袋里吧?”庄女士觉得,塑料袋停用可以,但至少要在停用前推出相应的替代品。
商户:换包装成本会转嫁顾客
农贸市场上销售水产品的摊主很是不解。“不提供塑料袋,鱼虾怎么带回家?难不成拎个水桶来装?”
“一个煎饼才赚多少钱?如果禁用塑料袋,改用环保袋,除了提价,根本做不下去。”煎饼摊主坦言。
“不用塑料袋包起来怎么送?万一汤洒了,买家可是要给差评的。”在外卖小哥看来,没有塑料袋活根本没法接。
建议
环卫部门:改变消费习惯
“虽然‘限塑令’实施已经有10年,但是从环卫部门清理的垃圾来看,塑料袋的使用量并没有减少。”无锡环境卫生管理处有关人士说,使用塑料袋购物已成为很多市民的一种习惯。只有正确引导公众消费习惯,让公众意识到白色污染的危害性,才能有实效。
工商部门:生产源头抓起
市工商管理局市场规范监督管理处有关人士表示,自“限塑令”实施后,工商部门就把对使用、销售塑料袋的抽查作为一项常规的业务工作来进行,对销售超薄和不合格塑料袋的游商和经销商等会依法处罚。但是要想根治,还是要从生产源头上抓起。
行业专家:可用其他材料替代
“可以推进食品包装塑料制品绿色化,采用生物基材料替代塑料制品。”江南大学金征宇提出,如果这些塑料制品都用生物基材料替代,就能够有效治理“白色污染”,还可以形成一个上千亿的巨大市场。在金征宇看来,通过将玉米淀粉转化成生物基塑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可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