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污染治理势在必行 还海洋和陆地一片洁净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3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8时54分37秒

    慧聪塑料网讯:海洋中的塑料污染问题在近两年被媒体和大众广泛关注。但有数据表明,在海洋中发现的所有塑料垃圾中,大约80%来自陆地。塑料污染对海洋和陆地环境都产生了非常有害的影响。

    被塑料污染所困扰的地球

    塑料的广泛使用以及“生产-使用-丢弃”的线性消费模式,正在带来全球性的污染,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有数据表明,全球每分钟会售出100万个塑料瓶,其中91%没有得到回收。自塑料发明以来,人类已经生产了大约83亿吨塑料,其中的63亿吨都已变成塑料垃圾,被任意丢弃在自然环境,或与其他垃圾一起进入填埋场。如果我们继续按照目前的速度生产和消耗塑料,又不对其进行合理回收,到2050年,全球将有120亿吨塑料处在填埋场中。这不仅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也是对原本可以循环利用的石油资源的极大浪费。

    塑料垃圾危及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塑料分解需要大约1000年的时间,且分解时,会向土壤和水源释放有毒物质。来自莱布尼茨学院淡水生态与内陆渔业研究所(IGB)的研究人员警告说,当这些有毒物质进入土壤和淡水水域时,将对生态系统产生长期影响。该研究估计,塑料能够分解成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颗粒;这些微塑料颗粒的表面携带致病微生物,会影响土壤健康与生态调节功能,最终对我们的生态系统带来有害影响。此外,比微塑料更小的纳米塑料,可以穿过甚至改变动物体内的细胞屏障,影响血脑屏障等细胞膜,进而引起生化反应,所有这些都会改变生物体和我们的生态系统。

    除了破坏地面生态环境,塑料污染对陆地上的野生动物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最近的研究表明,塑料废物也会影响动物的成长以及繁殖成功率,这是由于塑料分解所释放的化学物质造成了激素紊乱。有伦敦动物学会的一份报告指出,扰乱内分泌的化学物质(EDCs)可能会让野生动物丧失繁殖能力。

    此外,垃圾填埋场中的塑料分解会使干扰内分泌的化学物质泄漏到环境中,甚至会通过母乳从母体传递给新生儿,因为它会在生产母乳的脂肪腺体中积累。

    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动物,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它们都在受到废弃塑料的直接影响。而这种影响最终也会影响人类的食物链。废弃塑料在降解时产生的有毒物质进入土壤和淡水后,其影响是长期和灾难性的。因此,废弃塑料垃圾的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用可持续性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保护生态环境

    塑料产品可柔可刚,强度韧性跨度大,耐用性好,并且加工容易,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给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全面禁止塑料产品的使用既无必要,也不现实,唯一可行的出路是将现有的“生产、使用、丢弃”的线性经济模式,转变为“循环经济模式”,这样既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生产对于塑料的需求,又能保证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社会正在呼吁建立循环经济,改进各种材料的回收和再生利用方式,提升回收利用率,塑料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前不久,欧洲议会通过法案,2021年将在欧盟范围内,全面禁止一次性塑料,包括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料盘子和塑料棉签棒等;2025年,塑料包装物中必须包含有至少25%的再生成分;到2030年,欧盟国家所有的塑料包装物都要实现回收利用。

    陶朗基于传感的回收和分选技术,助力高品质和规模化塑料再生

    陶朗是全球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的领军企业。陶朗的饮料瓶自动回收机在全球收集400亿个饮料瓶,相当于减少了11亿升原油开采和3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陶朗的传感分选技术可以从混合垃圾中高效率、高品质地分选出塑料、纸、木材、金属等可回收材质,是实现“同级再生”的关键技术。通过陶朗的技术组合,塑料饮料瓶可以实现无限次的循环再生和使用;目前,在挪威,已有数以亿计的饮料瓶实现了多达50次的循环再生。

    我们面临着一场从未有的塑料垃圾危机,因此,需要尽快向可持续性的生活、生产方式做出转变,并更加高效地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通过引进完善的回收模式(例如押金制)和高效的回收技术(混合垃圾的分选技术等),不但可以提升回收率,也能显著提高回收物料的纯度;从而有效减少垃圾填埋场的数量,并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回收,进入闭环循环的材料越多,终结在海洋和陆地的垃圾就越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