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材料以塑代钢 尚未爆发但已走很远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3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8时54分53秒

    慧聪塑料网讯:随着排放及油耗法规的进一步加严,汽车减重愈加具有现实意义。援引相关数据,车重每减小10%,油耗可降低6%-8%,排放量可降低5%-6%。同时据高盛集团预测,到2025年,整车制造企业(OEMs)生产的每辆车将减重约200公斤以满足相应需求。

    而在众多减重方案中,“以塑代钢”以及其它塑料替代方案已经开始为业界所接受,并逐渐流行起来。盖世汽车搜集的资料显示,目前,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汽车塑料用量已达到10%~15%,有的甚至达到了20%以上。从现代汽车使用的材料来看,无论是外装饰件、内装饰件,塑料用量都在不断地增加。且随着工程塑料硬度、强度、拉伸性能的不断提高,塑料车窗、车门、骨架乃至全塑汽车已逐步出现。

    汽车塑化进程正在加快,然而为何迟迟未能迎来爆发?个中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对于相关供应商来说,除了要面临成本难题之外,由于一些汽车关键部件极严苛的要求而带来的设计开发工作,一定程度上拖慢了这一进程。

    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塑料都可以有效替代原有的汽车材料。众所周知,由于汽车构造以及汽车运行环境的复杂性,材料其实一定程度关系着汽车的安全和可靠性,尤其是当前已经逐步发展起来的新能源汽车,其不仅对于汽车轻量化的需求更甚,高温高压的环境也给轻质材料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尤其对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更为严苛。

    由于电池技术等方面限制,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行驶里程相对较短,因此国内相关政策要求,到2017年新能源汽车通过应用新材料实现车身减重25%、到2020年实现车身减重30%的目标。

    帝斯曼ForTii®全球业务经理Konraad Dullaert近日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新能源汽车对重量有着更为苛刻的要求,其对以塑代钢的需求会更强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和对材料的要求与传统汽车有些不一样,甚至会非常苛刻。由于电池周边温度更高,其要求电池周边的冷却单元、冷却系统要能够承受非常高的液体要求。另外,有些结构部件也需要适合相应的高湿度、高温度等环境条件。”

    去年10月,帝斯曼推出了其新型聚酰胺产品ForTii®Ace,用以替代金属压铸件及昂贵的高性能热塑性工程塑料,如聚醚醚酮(PEEK)。据Konraad Dullaert介绍,ForTii®Ace具有一系列优异的机械、热学及化学性能,旨在应用于对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包括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底盘和热管理应用等。“目前市场上替代汽车金属压铸件的热塑性塑料,大多数应用于125℃以上的温度时,机械性能会大幅度的下降。而ForTii®Ace即使在150℃高温下连续使用也能够保持机械性能稳定,从而替代金属压铸件。

汽车材料以塑代钢 尚未爆发但已走很远

    ForTii®Ace的玻璃转化温度(材料的非晶区开始失去刚性和硬度的温度点)为160℃,显著高于其他聚邻苯二甲酰胺材料,包括现有的ForTii各等级产品,比PA66至少高出80℃。ForTii®Ace甚至比PEEK更能耐受各种汽车油脂、化学物质等。而凭借较高的玻璃转化温度以及结晶度,ForTii®Ace的机械性能和耐热老化性均优于那些基于聚酰胺6T、9T和10T的聚邻苯二甲酰胺竞争产品。

    据了解,ForTii®Ace家族包含由不同种类的填料及增强剂(包括高达50%的玻璃和碳纤维)构成的不同等级产品。凭借其优异的耐化学性和机械性能,ForTii®Ace的某些规格产品在特定应用中甚至可以作为PEEK的高性价比替代品。Konraad Dullaert表示:“这款材料的推出,是希望能够把汽车中现在还未实现以塑代钢的部件向以塑代钢推进。举例而言,变速箱、发动机、发动机支架,甚至底盘等,目前可能采用的材料还是铝或金属,而我们希望能够逐渐使用塑料去代替这些部件。”

    可以看出,汽车塑料的应用已由普通装饰件开始向结构件、功能件方向发展,而塑料材料也随着相关企业的更深层次的开发而最终形成更高质量、更具成本竞争力以及满足更多严苛要求的方案。当然不可否认,这一应用还存在许多不足,而相关企业也还大有可为。可喜的是,不仅是帝斯曼,其它一些材料供应商也已开始在这一领域投入更多的精力,相信未来几年会有更多新产品推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