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改革意义深远,尤其对中国而言:超过6%的份额将从代表性过高的成员国转移到代表性不足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而中国的份额将从目前的3.994%大幅上升至6.390%,跃身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IMF第三大份额国,标志着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全球话语权的显著提升。
份额改革后中国将成第三大份额国
份额认缴(quotasubscriptions)是IMF资金的主要来源。IMF的每个成员国都会基于该成员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地位被分配一定的份额(quota)。成员国的份额决定了其向IMF出资的最高限额和投票权,并关系到其可从IMF获得贷款的限额。
2010年12月15日,IMF最高决策机构理事会批准了关于IMF份额和治理改革的方案,并完成了第14次份额总检查。改革方案将涉及修正IMF协定,并需要占总投票权85%的五分之三的成员国接受。
一经成员国批准和实施,这项改革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不仅总份额将增加一倍,份额比重也将被大幅调整,以更好地反映IMF成员国在全球经济中相对权重的变化。
IMF的上一次份额改革是2008年改革,2011年3月3日生效。2008年的改革通过特别增加54个国家的份额,提高了有活力经济体的代表权,并通过将基本票(basicvotes)增加至原来的近3倍,提高了低收入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权。
份额以IMF的记账单位特别提款权(SDR)计值。IMF最大的成员国是美国,目前其份额为421亿特别提款权(约合640亿美元),最小的成员国是图瓦卢,目前其份额为180万特别提款权(约合270万美元)。
而新一轮改革(即第14次份额总检查)将会带来意义深远的变化:一方面,IMF份额将翻番,从约2384亿SDR增加到约4768亿SDR(按目前汇率约合7200亿美元);另一方面,超过6%的份额将从代表性过高的成员国转移到代表性不足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份额比重的显著调整对中国的影响格外明显。改革后,中国的份额将从目前的3.994%大幅上升至6.390%,跃身为IMF第三大份额国,比第二位的日本(6.461%)仅低0.071个百分点,而美国依然是第一位(17.398%)。金砖四国(巴西、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将全部跻身IMF份额最高的十大成员国之列。
按照改革后的最新份额比重,IMF十大成员国将依次分别为美国、日本、中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印度、俄罗斯和巴西。
此外,最贫穷国家的份额和投票权比重将被维持。这些国家是符合低收入“减贫与增长信托”(PRGT)资格的成员国,它们的人均收入在2008年低于1135美元——国际开发协会(IDA)设定的上限,或对于小国而言,低于该数额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