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表面处理网讯:胡如南教授来自江苏省江阴市的百年名校——南菁中学,它的前身是江苏学政黄体芳在光绪八年创办的“南菁书院”,当时,清兵部尚书、两江总督左宗棠奏拨长江水师京口、游击协镇两署故址及白银贰万两协办书院,书院命名取朱熹名言“南方之学,得其菁华”之意。
在过去的百余年间,南菁中学英才辈出,他们中有以“中国机器人之父”
蒋新松为代表的7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有音乐指挥家曹鹏,有社会学家吴文藻,有教育家顾明远,作家汪曾祺……胡如南教授及其夫人杜丽冰教授都是来自这座百年名校。
回忆起年少就读南菁中学的日子,胡如南教授说:“1951年,我在南菁中学读高中,我高中的老师大多是大学教授,他们本身就有渊博的知识,言传身教中,不仅培养了我用宽阔的视野去观察世界,更让我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一些新的方法。老师身上的人格魅力一直影响着我。从高中时代我就立志做一名有学问的人,勤奋学习虚心请教并坚持不懈,在高中时期学习成绩优异,高中毕业前夕还没有参加高考,就被北航招生作为内定参加统考。那个年代,没有人知道北航,没有人知道北航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学校。而我就这样经统考后稀里糊涂地来到了北航读书。”
峥嵘岁月驰骋电镀行业—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如南教授
年少懵懂进北航
1954年,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的第二个年头,年仅18岁的胡如南来到了北京。当时的北航只有两个系四个专业,两个系分别是飞机系和发动机系,四个专业分别是飞机设计、飞机工业、发动机设计、发动机专业。一个大班有五、六个小班,每个班有30人左右。胡如南教授回忆说:“当时没有高楼大厦,条件非常艰苦,北航的周围都是坟地,校园里经常能看到野兔子出没,有时候上课也是在工棚里,日子很苦,一个脸盆、一个箱子就是我所有的家当。”
尽管如此,但胡老师认为他的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还是校篮球队的主力,多次参加北京市篮球比赛,曾获得过北京市高校比赛的第二名,因此成为了二级运动员。
胡如南教授在北航学习的专业是飞机工艺,这个专业学制为5年,原本要在1959年毕业,但是在1958年,教育开始大跃进,纷纷成立新的专业,北京航空学院也由原来的四个专业扩展到了十个,并且参考莫斯科航空学院的专业设置,成立金属腐蚀与防护系,新的专业成立,需要一批师资来支撑,还有一年就要毕业的他在1958年底开始做毕业设计,经组织挑选留校工作,1959年他就拿着自己的行李从学生宿舍搬到了教师宿舍,身份也由学生变成了航空材料腐蚀防护专业的一名老师。
胡如南教授回忆道:“北航的航空材料系‘腐蚀与防护专业’最初的代号为103教研室,在国内非常有名。该教研室的人员由3个搞化学的老师加上4个学习飞机工艺的人组成,这也是第一个成立的腐蚀与防护专业的教研室。腐蚀与防护是一个大学科,尽管领域不同,但其基本规律和原理一致,当时在北航设立腐蚀防护专业,侧重的是航空材料腐蚀防护的研究,包括材料的高温腐蚀与防护及常温的腐蚀与防护。
重点研究材料是铝、镁、钛和耐高温的材料。比如说,人造卫星需要进行高温防护,如果不对其进行防护,卫星返回后,外面的温度有几千度,返回舱里的驾驶员无法承受;飞机发动机叶片需要高温防护,如果不对热端部件进行高温腐蚀防护,飞机的叶片就会失效瘫痪。”
提起当年从飞机工艺毕业却进入腐蚀防护行业的峥嵘岁月,胡如南教授津津乐道,他说:“金属腐蚀侧重于理论研究,防护则要侧重于应用,包括常温防护、高温防护和多种表面处理工程的电镀、转化膜及低高温涂层。我当时主要研究的是表面处理工艺。”
而50年代的中国,电镀行业还在依靠学习苏联知识处于摸索发展中的阶段。金属防护与腐蚀作为北航新成立的一个专业,国内的知识相对匮乏,胡如南教授当时又是怎样传道授业的呢?胡如南教授言道:“刚开始我也是对很多专业知识搞不懂,以自学为主,很多电镀方面的知识都是毕业以后边工作边学习,当时苏联的库德略夫采夫编写的《电镀原理》一书及苏联专家的讲课给我很大的帮助。”
有了初步的理论做基点,如何让理论融入教学,如何能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电镀学知识,如何寻找出适合中国航空材料防腐蚀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每年利用暑假的时间,胡如南教授都会带学生到航空厂进行实习,他们一边劳动一边着手解决飞机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然后暑假结束后,再把问题及解决方案收集整理应用于教学。
就这样机缘巧合胡如南教授一头扎进了电镀行业,又是这样不辞劳苦天南海北,穿梭于各航空厂驰骋于电镀王国。
从1959年的北航金属防护与腐蚀教研室副主任,到1981年的副教授,到1990年北航材料科学工程系主任,再到1991年的教授,胡如南教授桃李满天下,并且受到了学生们的爱戴,如今许多学生也成为行业里的精英,比如表面工程教授李金桂、朱立群、何业东及安成强等都是他的弟子,至今他们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996年胡如南教授退休后,但他依然在表面工程协会及北京电镀学会忙碌着,继续为推动电镀行业向绿色健康方向发展,亦促进中国从电镀大国向电镀强国迈进贡献自己的余热。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毕业的前一年,胡如南教授赶上了那个激荡的大时代,但是在那个激荡的年代仍有一些日子是星光闪耀,甚至是万众瞩目的。
1958年是大跃进之年,当时的北航没有“大炼钢铁”,而是结合航空航天特色,组织师生设计、试验和制造“北京一号”“北京二号”等飞机、火箭、无人机等型号。胡如南教授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其他师生一起参与了制造“北京一号”,他们敢想敢干大干100天后,成功地制造出了“北京一号”。
1958年9月24日试飞成功后,当时《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航空教育事业的伟大胜利”的社论:“‘北京1号’飞机是航空史上的一个奇迹,而学校自己设计并制造飞机,更是之前所没有的创举。”现在“北京一号”静静地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物馆里,回想起那段勇于创新的日子,胡如南教授百感交集:“‘北京一号’能在100天内试制成功,我有幸参加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尽管只是其中的一员,但是也足以自豪一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自豪。”
一本经典的问世在胡如南教授的书桌上整齐地码放着两大摞书,在这些码放整齐的书籍中,《电镀手册》格外显眼。提起《电镀手册》这本电镀行业里的百科全书,胡如南教授更是自豪。因为这本书从1976年到现在已经再版4次,发行量达到了18万册,成为电镀行业里的经典著作,也是从事电镀行业的入门手册。
胡如南教授回忆说,当时中国有六个机械工业部参加编辑出版这本手册,一机部负责机械,三机部负责航空工业,四机部负责电子工业,五机部负责兵器枪炮工业,六机部负责造船工业,七机部负责航天工业。《电镀手册》的出版是六个机械工业部联合起来,集中全国的力量,参编有100多人,1976年地震期间有30多名专家集中在北航招待所夜以继日地进行统编。胡如南教授是编写组的主编之一,他负责航空部分的撰写。
回忆过往,胡如南说:“编写人员没有一个人要报酬,都是在无私奉献,把自己的经验和科研成果无私地集结成册。
编写期间,他们遇到了大地震,但是他们仍然废寝忘食地工作着,就想出版一本行业的经典之作。尽管这本手册的出版并没有记载这100多人任何一个名字,只是留下了‘电镀手册编写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胡如南教授是电镀行业发展的第一代人,他和他同时代的人以包容、厚德、良善、敢于发愿又脚踏实地的探路者精神,成为今天电镀行业发展的铺路石。
推动行业健康绿色发展
1982年,胡如南、张允诚等开始筹备创立北京电镀学会,学会成立后,胡如南教授更加忙碌,他要教学搞科研,他还担任学会的秘书长。由于他出色的工作,1983年他被选为北京市科协委员。采访中,胡如南教授认为,电镀是一个传统的行业,中国是一个电镀大国,但不是电镀强国。在电镀行业里,许多先进的技术还是来自发达国家,特别是一些高质量的添加剂多是来自美国或德国,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电镀民族企业的发展迫在眉睫。特别是在当下,中国的制造业进入了深度调整期,传统制造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电镀工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特别是在新环保法的实施下,如何节能又能做到提质增效,这是目前所有电镀企业需要迈过的一道坎。好在现在各个省市都在建立电镀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概全国约有100多家示范园区,每个园区占地500亩到几千亩不等,这便于集中进行污水处理,防止金属污染,同时也可以实现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生产,推进电镀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电镀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