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防水网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下发重要通知。
1、加强合同履约变更管理:
疫情防控导致工期延误,属于合同约定的不可抗力情形。
引导企业加强合同工期管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与建设单位协商合理顺延合同工期。
停工期间增加的费用,由发承包双方按照有关规定协商分担。
因疫情防控增加的防疫费用,可计入工程造价;因疫情造成的人工、建材价格上涨等成本,发承包双方要加强协商沟通,按照合同约定的调价方法调整合同价款。
2、加快清理拖欠账款和保证金:
加快清理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建立和完善防范拖欠长效机制。
严禁政府和国有投资工程以各种方式要求企业带资承包。
建设单位要按照合同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工程款,避免形成新的拖欠。
建设单位不得以未完成决算审计为由,拒绝或拖延办理工程结算和工程款支付。
保证金到期应当及时予以返还,未按规定或合同约定返还保证金的,保证金收取方应向企业支付逾期返还违约金。
疫情防控期间新开工的工程项目,可暂不收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
3、全面推行电子招投标和异地远程评标。
应急工程项目,经有关部门同意可以不进行招标。
大力推行施工许可线上全流程办理和电子证照。
4、工地管理:
因疫情不能返岗的管理人员,允许企业安排执有相应资格证书的其他人员暂时顶岗,加快工程项目开复工。
督促工程建设单位切实保障工程项目合理工期,严禁盲目抢工期、赶进度等行为。
对近期拟开复工项目,简化工程质量安全相关程序要求,优化工程质量安全相关手续办理流程,鼓励实行告知承诺制,加强事后监管,可以允许疫情解除后再补办有关手续。
大力推行工程担保,以银行保函、工程担保公司保函或工程保证保险替代保证金,减少企业资金占用。
强化进场人员开复工前质量安全、卫生防疫等交底。
5、关于资质:
鼓励采用邮寄等方式领取证书。
各地可进一步扩大审批告知承诺制适用范围,减少资质申报材料,提高审批效率。
6、分区分级推动企业和项目开复工:
低风险地区要全面推动企业和工程项目开复工;
中风险地区要有序推动企业和工程项目分阶段、错时开复工
高风险地区要确保在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后再逐步有序扩大企业开复工范围。
加快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开工和建设,禁止搞“一刀切”。
7、加大用工用料保障力度:
地方各级住建部门要积极与地方卫健部门、疾控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协助企业解决防控物资短缺等问题。
协助企业解决集中复工可能带来的短期内原材料短缺或价格大幅上涨等问题。
开展建筑工地用工需求摸查,及时发布用工需求信息,鼓励企业优先招用本地农民工,引导企业采取短期有偿借工等方式,相互调剂用工余缺。支持企业开展农民工在岗培训。
8、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延期缴纳或减免税款、阶段性缓缴或适当返还社会保险费、减免房屋租金、加大职工技能培训补贴等优惠政策。
通知原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
防控有序推动企业开复工工作的通知
建办市〔2020〕5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和建设(管)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行业协会,有关中央企业: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领域疫情防控,有序推动企业开复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有序推动企业开复工
(一)分区分级推动企业和项目开复工。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根据本地疫情防控要求,开展企业经营和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情况摸排,加强分类指导,以县(市、区、旗)为单位,有序推动企业和项目开复工。低风险地区要全面推动企业和工程项目开复工,中风险地区要有序推动企业和工程项目分阶段、错时开复工,高风险地区要确保在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后再逐步有序扩大企业开复工范围。涉及疫情防控、民生保障及其他重要国计民生的工程项目应优先开复工,加快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开工和建设,禁止搞“一刀切”。
(二)切实落实防疫管控要求。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积极与地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疾控部门加强统筹协调,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台建设工程项目疫情防控和开复工指南,重点对企业组织管理、人员集聚管理、人员排查、封闭管理、现场防疫物资储备、卫生安全管理、应急措施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细化疫情防控措施,协助企业解决防控物资短缺等问题。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明确已开复工项目施工现场各方主体职责,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切实保障企业开复工后不发生重大疫情事项,全力服务国家疫情防控大局。
(三)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开复工期间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强风险研判,制定应对措施,创新监管模式,严防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对近期拟开复工项目,简化工程质量安全相关程序要求,优化工程质量安全相关手续办理流程,鼓励实行告知承诺制,加强事后监管,可以允许疫情解除后再补办有关手续。对工程项目因疫情不能返岗的管理人员,允许企业安排执有相应资格证书的其他人员暂时顶岗,加快工程项目开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