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新机制将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9时19分45秒

    慧聪表面处理网讯:近日,央行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LPR改为报价行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MLF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计算生成。从即日起,各新发放的贷款中,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采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作为定价基准,存量贷款的利率仍按原合同约定执行。

    LPR的英文全称是LoanPrimeRate,中文全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指的是金融机构对其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可在此基础上加减点生成。这些优质客户资产质量的最好,银行都千方百计讨好,给出的利率也是市场上优惠的。换个角度看,这个LPR的利率可以看作是“无风险贷款利率”,这个利率也是银行判断利率报价的基准。

    相较于过去参考基准利率进行加点,在新机制下,贷款利率将参考LPR报价进行加点,但并不意味着贷款利率会直接与MLF看齐,机制并没有要求LPR和MLF一致,也没有固定的加点范围。目前MLF利率在3.3%左右,最新发布的1年期LPR为4.25%,5年期以上LPR为4.85%。

    银行的贷款报价以LPR为基础,也不代表所有的客户贷款都用统一的利率。新报价方式,可能对于资信等级高的大企业有利,它们有了与银行更大的议价空间;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信用质量不高始终会导致融资成本上涨,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担忧会在LPR的基准利率上加点。

    仅仅是定价换锚,短期内贷款利率水平变化可能并不会十分明显。但从长远来看,银行贷款市场实行新老划断,采用LPR定价的贷款存量将不断上升,贷款基准利率也就逐渐淡出。利率定价会逐步走向市场化,最后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追溯LPR的历史,它起源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导致美国经济陷入危机,企业大量倒闭,导致美国商业银行难以找到信用良好的贷款对象,只能通过下调信贷标准和贷款利率的方式对“优质客户”进行放贷,最后形成恶性竞争,导致不良贷款频发。美国政府为防止银行间的恶性竞争,于是LPR利率报价机制在这一时期出现,推动统一的利率报价机制以维护市场秩序。它是依据全美最大的30家银行报送的、针对优等级公司客户的贷款价格来确定的。

    国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后,央行在8月20日头次实行LPR新机制,新报价机制与MLF利率挂钩,报价频率改为每月报价一次,LPR新机制的实施意味着开启了我国贷款利率双轨合一的进程。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