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表面处理网讯:阅读往期:
学堂|电镀基础讲座第一讲——电镀的定义及加工门类
学堂|电镀基础讲座第二讲——关于水
学堂|电镀基础讲座第三讲──表面活性物质与表面活性剂
学堂|电镀基础讲座第四讲——电极与极化的概念(一)
学堂|电镀基础讲座第五讲──电镀液的组分及其作用(一)
学堂|电镀基础讲座第五讲——电镀液的组分及其作用(二)
学堂|电镀基础讲座第六讲──电镀的工艺条件
学堂|电镀基础讲座第七讲──电镀液的电流效率
学堂│电镀基础讲座第八讲──影响镀层厚度分布均匀性的因素
1 镀前处理概述
从工序上区分,电镀加工门类可分为镀前处理、电镀和镀后处理三大部分。镀后处理不是所有电镀加工都必须的工序,但镀前处理却是任何电镀都不可缺少的。从统计资料分析,现代电镀认为40%的不合格品都来自于不良的镀前处理。因此,越来越多的电镀工作者关注如何加强镀前处理。镀前处理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对不同基体材质的处理方法与要求又不一样。
若要系统介绍,则可写一本数十万字的专著。本讲座只就带共性的、几乎任何工件都不可避免的镀前除油作一简介,原因是生产实践中有不少人对除油基本原理缺乏了解,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低级错误。
2 油污的来源及分类
2.1来源
制件表面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油污,其主要来源有:
(1)对基体材料的防蚀保护。
对于易受大气腐蚀的金属材料,为增强其存放期间的防蚀性,出厂时要涂覆防锈油脂。典型的例子是冷轧薄钢板(板材或成卷带钢),多要涂覆防锈油脂,贴防锈纸甚至塑料胶膜等。铝板也常作涂油处理。薄板通常用作冲压、弯折成型用,一旦起点状或成片锈蚀,又无法采用机械磨抛去除,则可能因亮度不足、表面发花而报废。所以冷轧钢板往往油多锈少,彻底除油成为主要的镀前处理工序。实践发现,不同钢材生产厂家所涂防锈油脂不一样,制成小件后又难以电解除油;而化学除油时,对某一类防锈油脂去除效果好的配方,对另一类防锈油脂的去除效果则未必理想。
若材料存放时间过久,防锈油干固后去除更为困难。因而对这类材质工件的除油,有时很费脑筋,需一定的知识与实验。
(2)机械或压铸加工引入的油污。
在对材料进行车、磨、钳等机加工时,为保证加工性、延长加工刀具等的使用寿命,往往采用加油的润滑、冷却切削成型等;对加工后的工件作中间防锈处理有时还故意涂覆或浸防锈油脂。采用搓丝机对标件搓丝或采用打头机打头时都要淋油,故标准件镀前都糊满了油污(而自攻钉、水泥钉之类淬火处理后又有一层很厚的氧化层)。镀硬铬的轴件、内腔体、模具等磨削后多打有防锈油,甚至涂黄油。压铸件为了易于脱模,加了脱模剂;而冷拉拔件为了延长拉丝模寿命,有时也加入润滑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