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1/25/09:10 来源:《东方早报》
2008年1月15日,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206天,用于2008年奥运会及残奥会奖牌制作的专用金属运抵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上海造币厂。这批由世界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公司赞助的专用金属将与之前已经运抵的青海省捐赠的昆仑玉一道,在6个月内变身为总计6000枚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奖牌。
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方案为取意金玉良缘的“金镶玉”,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北京奥组委在2007年3月27日公布。“金镶玉”的独特设计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第一次在奥运会奖牌上使用两种不同的材质。
15日交接仪式上展示的奥运会金牌(中)银牌(左)铜牌(右)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赵东鸣(右)在交接仪式上将金属材料安放在写有2008字样的横幅上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奥运金银铜牌各1000枚
“此次用作奖牌制作的昆仑玉也早已运送到了上海造币厂,今天仪式一结束就是上海造币厂制作奥运奖牌及残奥会奖牌的起点。”上海造币厂厂长童维纳15日下午在专用金属交接仪式上表示。
“3月底4月份左右,奥运会的奖牌就可以完成了,残奥会奖牌也会在后续完成。”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赵东鸣透露,奥运奖牌的生产要保证安全、保证质量,同时能够和奥运整体工作相衔接。
此次上海造币厂制造的奖牌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银、铜奖牌各1000枚,残奥会金、银、铜奖牌各1000枚。赵东鸣表示,北京奥运会另外的51000枚纪念奖牌的生产地现在还没有最终确定,但应该不会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