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涂装网讯:一名“机器人警察”近日走上了北京西单街头执勤,吸引了民众目光。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产品不仅走向了生产线,还走上了街头、手术台,甚至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不久前召开的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业内人士更是畅想,未来的机器人产品也许会像今天的智能手机一样,让人类难以割舍。
的确,智能化的机器人越来越受到用户喜爱。中国电子学会近日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当前,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企业前瞻布局、投资并购异常活跃,全球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增长。其中,中国机器人市场的总量已经占到全球总量的1/3。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曲道奎介绍说:“中国从2013年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去年又创造了历史的双新高:一个是市场的容量创出新高度,超过了14万台;另一个是创出了整个中国机器人近几年发展的最高增速,平均增速已经接近60%。”
市场容量和发展增速的高增长给整个机器人产业增加了想象空间。不过,业内人士提醒,在机器人的成长过程中,核心关键技术有待提高、市场发展环境需进一步规范、融资环境亟待改善等问题也需引起高度关注。
高速增长之下存挑战
机器人是当代高端智能装备和高新技术的突出代表,对制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均将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增强本国在国际制造业中的竞争力。而在这一轮竞争中,中国具有强大的市场支撑。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麦肯锡亚洲运营咨询业务及物联网负责人KarelEloot表示,目前全球机器人市场需求增长非常快,每年能够增长20%-25%,预计2020年,中国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将会占到全球市场需求的40%。
在市场需求的支撑下,中国机器人产业增长的质量近年来也有了大的变化。曲道奎介绍说,多关节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的高端产品,因为其需要控制的复杂度和精确度要求很高,而在中国,恰恰是多关节机器人占据了主导市场。
不过,按照应用行业来看,中国机器人最大的应用在电子器材领域,电气、汽车制造等领域比较薄弱。“汽车制造恰恰是机器人应用的主要领域,这里可以看到国产机器人在高端应用领域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曲道奎说。
“实际上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SMC(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清海表示,虽然国内机器人产业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是下游应用基本还是采用全球四大家族(瑞士的ABB、德国的库卡、日本的发那科和安川电机)及日本、德国等国其他企业生产的产品为主。特别是机器人当中的核心零部件如减速器、伺服机,70%-80%还是要依赖于进口。
“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工业机器人70%还是被国外市场垄断,凸显自主品牌产品的性能和重点行业领域中高端应用需求的矛盾。”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国家“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赵杰表示,“国产工业机器人要从低端向中高端发展,这是我们未来几年要走的必由之路。”
赵杰的这一观点已经成为业内共识。KarelEloot也表示,目前中国的机器人供应商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去做那些更为复杂的机器人。因为在中国人才的供应较为稀缺,真正了解机器人的工程师非常有限;知识产权也比较缺乏,中国只持有不到1%的工业机器人专利,低端的市场份额相对较高。“中国目前有800多家机器人公司,但大多数公司的重点是做系统集成,没有自己的产品原型,也没有非常复杂的产品解决方案。中国机器人产业只有解决了这些挑战才能爬上价值链的上游。”
大浪淘沙“卡脖子”技术待突破
过去,机器人产业的“热火”也造成了市场的盲目发展,出现了“把机器人当玩具卖,把玩具当机器人卖”的乱象。让业内人士感到欣慰的是,随着其他新兴技术的迅猛增长,机器人产业开始降温,进入理性发展阶段。
“机器人开始降温,才是真正迎来了良性发展的好时期。”赵杰表示,一方面机器人热度下降,会使企业和从业人员能够真正冷静下来,思考真正要做什么;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快速稳定发展,资本市场相对趋于理性或谨慎。
“随着资本的理性和谨慎,机器人产业或许会进入大浪淘沙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期。”赵杰称,随着机器人近几年的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了机器人产业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很多问题存在着。机器人未来会真正进入大浪淘沙的关键时期,一定会有一批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死掉,如果能够快速实现大浪淘沙,那么留下的企业就会有较为良性的发展环境。
当前,国内机器人面临着成本与性能的双重压力。机器人当中的核心零部件如伺服机、减速器占到成本的70%以上,而这些零部件大多时候又是靠从国外高价买进。国产装备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业内人士表示,机器人产业发展必须要加快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
对此,赵杰表示,机器人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其实包括很多,核心零部件只是其中一种。
“很多人都在讲我们突破核心零部件,国产机器人产业就能快速发展起来了,其实不完全对。另外,很多人把机器人的成本归到了核心零部件上,认为核心零部件突破了,国产工业机器人的成本降低,就会迎来高速发展。其实成本降低也并不一定是优势。”赵杰表示,国产零部件一旦突破,外国机器人企业也会采用国产核心零部件。我们寄希望于国产零部件突破以后使成本降低,这是个伪命题。如果中国的核心零部件突破的话,推动的不仅是中国机器人成本的降低,而是推动全球机器人成本的降低。
“我们需要做核心零部件是因为需要做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赵杰介绍说,核心零部件只是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之一,因为推动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从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核心部件、核心软件、核心器件,甚至工业机器人和应用工艺系统解决方案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突破,而且需要协同发展,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工业机器人和整个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