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表面处理网:菲亚特首席执行官马尔乔内最近警告称,全球汽车行业不应低估来自中国汽车出口的威胁。
他说,不用多久,我们就会看到中国造轿车在全球奔跑。"即使假设中国仅出口总产量的10%,我们的本土市场就会面监巨大风险。"
哪些车企将领导中国的出口呢?答案可能让你吃惊不小。
在许多时候,一些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包括比亚迪、吉利和奇瑞都宣布他们希望进入美国市场,但除了偶或在底特律车展上看到他们的汽车,这些车企大都选择了新兴市场如巴西和俄罗斯。
奇瑞汽车总裁尹同耀最近回答关于中国轿车何时能在全球竞争时说:"几十年吧",回答时还做了个奇怪的表情。
没错,尹肯定地说,四分之一个世纪。
谦虚的尹当然有可能夸大了,但为什么马尔乔内在尹说还需要很多年的时候还会发出警告呢?
也许尹和马都对,但理由不同。尹相信中国品牌还没有准备好参与欧美成熟市场的竞争,而马尔乔内则关注的是无法避免的产能过剩压力。
尹知道奇瑞、吉利和长城今年的出口形势良好,今年7月的出口增长同比超过了50%。
但他同时知道中国出口的汽车便宜,平均售价仅为6500美元,购车人都是手头拮据的,只不过需要从A点到B点的代步工具,销量也集中在低收入国家,如阿尔及利亚、叙利亚、巴西、智利、俄罗斯、伊朗、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
只有很少量的出口,约几千辆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如澳大利亚、意大利和英国。
例如上周吉利宣布计划向英国出口轿车(参见本期相关报道),但出口量非常小。
中国车企要到欧美竞争仍然太弱小,没有强有力的品牌、没有售后和零件网络、安全和质量信誉也不佳。中国轿车要与全球跨国车企竞争还要很多年。
那么,如何解释马尔乔内的警告呢?很可能,菲亚特老总担心的不是中国的品牌,但他理解如果中国生产的汽车过多会发生什么。
根据中国发改委的信息,中国到2020年的汽车年产能将达到4000万辆,但需求仅在3000万辆。
换言之,潜在的过剩产能相当于整个美国市场的容量。
再进一步,如果你意识到这些过剩的产能大多数可能属于在中国运营的跨国企业,如大众、通用、日产、现代和标致,情况会更加有趣。
如果中国的产能超过需求,会发生什么?跨国车企会寻求市场为中国的过量库存寻找出路。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已经出口数千辆雪佛兰赛欧,本田在广东的合资企业也向欧洲出口轿车,标致和沃尔沃也计划从中国出口。
一旦跨国车企纷纷寻求出口缓解压力,情况就会加剧。中国将成为全世界的汽车工厂,将中国品牌向发展中国家销售,而跨国品牌则将向富裕国家销售。
当然工会和政客会阻止这一趋势,但潮流方向是确定无误的,这正是马尔乔内感觉到的"巨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