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液覆盖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改善途径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9时37分32秒

    慧聪表面处理网:我们都知道电镀是对工件进行表面处理的一种方式,在电镀生产线上,电镀液的覆盖能力会直接影响镀层的质量,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在电镀生产线上影响电镀液覆盖能力的因素及改善电镀液覆盖能力的途径。

    1.覆盖能力的概念

    所谓覆盖能力,是指在电镀溶液的特定条件下,在工件的凹处或深孔中沉积出金属镀层的能力。覆盖能力有时也叫深镀能力。覆盖能力与分散能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仅表明被镀零件的凹处或深孔中有无镀层,并不涉及镀层的厚度问题。覆盖能力与分散能力的关系是,电镀溶液的分散能力强时,其覆盖能力一定强,但是覆盖能力强的镀液,其分散能力不一定强。

    2.影响覆盖能力的因素

    覆盖能力是评价电镀溶液性能优劣的指标之一。为了改善电镀溶液的覆盖能力,应当先弄清影响覆盖能力的因素。

    在电镀过程中,只有当阴极上的电位达到一定数值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才能还原为金属并沉积在阴极表面。如果被镀零件上某些部位的电位达不到欲镀金属的析出电位时,则这些部位上将不会有金属离子还原,所以也不会有金属镀层形成。这就说明该电镀溶液的覆盖能力不好。影响镀液覆盖能力的因素,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电镀溶液本性的影响。金属的析出电位与电镀溶液的组成有关。有些金属在某些镀液中,可以在很低的电流密度下沉积出来,这表明该金属析出的过电位不大,或者说,其析出电位较正,这样的电镀溶液的覆盖能力一定好,如酸性镀铜溶液,铜在其中的析出电位为正值。反之,则覆盖能力不好,如在镀铬电解液中Cr0~一离子还原为金属铬的析出电位很负,在被镀零件的凹洼处,由于电流密度很低,使得该处的电位达不到C,e+还原为C,的电位,只能发生Cr6+还原为Cr3+以及析出氢气的副反应,而没有金属铬的析出,所以,镀铬溶液的覆盖能力很差。

    (2)基体材料本性的影响。实践表明,在不同的基体材料上电沉积金属时,同一镀液的覆盖能力也有很大差别。例如,用铬酸溶液在铜、镍、黄铜和钢上镀铬时,镀液的覆盖能力依次递减。这是因为在不同基体材料上金属离子还原时的析出过电位数值差别很大,在过电位较小的基体上金属的析出电位较正,即使在电流密度较小的部位也能达到其析出电位的数值,所以其覆盖能力较好。

    (3)基体材料表面状态的影响。基体材料的表面状态对覆盖能力的影响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一个镀液在光洁度高的表面上的覆盖能力要比其在粗糙表面上的好。这是因为在光洁度高的表面上真实电流密度大,容易达到金属的析出电位,而粗糙的表面,由于其真实表面积大,其真实电流密度较小,使得一些部位不易达到金属的析出电位,而没有镀层沉积。

    3.改善覆盖能力的途径

    针对上述的影响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镀层的覆盖能力。

    (1)施加冲击电流。冲击电流是指在电镀开始通电的瞬间,给镀件通以高于正常电流密度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大电流,形成瞬间比较大的阴极极化,使被镀零件表面瞬间被一薄层镀层完全覆盖,然后再降至正常电流密度值继续进行电镀。

    (2)增加预镀工序。在进行正常电镀之前,预先在一定组成的镀液中电镀一种薄层镀层,该镀层可以是与正常镀层相同的金属层,也可以是其他金属层,但应使正常镀层在其上容易析出。后一种情况的例子是黄铜件镀铬前的预镀镍层,这是因为铬在镍上比在黄铜上更易于电沉积的缘故。

    (3)加强镀前处理。电镀前必须清除干净零件表面的油污和各种膜层,并且尽可能地提高零件表面的光洁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