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电镀基础讲座第五讲──电镀液的组分及其作用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9时37分49秒

    慧聪表面处理网讯:1概述

    电镀液由多种组分组成。从维护调整容易的角度讲,人们总希望组分越少越好,但有时无法办到。有的组分虽很少,却很难掌握。例如六价铬镀铬,有水、铬酐、硫酸3种组分即可应用,但恰恰是最难掌握的工艺。原因是液温、硫铬比与可采用的阴极电流密度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加之镀铬的分散能力与深镀能力特差,阴极电流效率特低,对直流电源波形有严格要求以及铬极易钝化,故经验不足者很难用好。硫酸盐光亮酸铜液的主要成分也仅为水、硫酸铜与硫酸,但光亮剂却十分繁杂,光亮剂组分间的协同效应很关键,加之最佳液温范围窄且因不同光亮剂而异,所以是迄今最难保持在良好状态的光亮电镀镀种。氯化钾镀锌,有人想省去硼酸这一组分,虽研究了多年,但终未成功,而且发现硼酸不但省不掉,还应加足量才好。

学堂

    镀液中的组分,不论多少,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其主要及次要作用,其过多、过少有何坏处。组分的作用及影响有共性的规律可寻,但对某一具体工艺又有其个性特点。现代电镀中,各种添加剂的作用举足轻重,但又林林总总、良莠不齐。认识共性,了解一般规律,可以一通百通,不必死记硬背一些故障原因;熟悉具体工艺的个性,才能避免教条式地分析问题,特事特办,不致失误。第一讲中说过,电镀涉及加工门类很多,但一般电镀厂只从事几门加工,难有面面俱到的。初学者首先了解共性规律,再深入所用加工门类的个性特点,日积月累,丰富知识与经验;加上勤于动手做试验,惑而从师,终会得心应手,甚至有所创新。

    本讲主要针对镀液组分作用的共性作些介绍,也介绍个别工艺的特性。

    2镀液的主要组分

    镀液的主要组分是指镀液中不可缺少、量又较多的组分,其繁简程度依具体工艺而定。

    2.1水

    水是电镀液不可缺少的最主要组分,是电镀液中溶解其他可溶性组分(溶质)的溶剂。水的电离特性、电解反应及水质好坏,是必须严重关切的问题。关于水,详见第二讲。

    2.2主盐

    2.2.1主盐的作用

    主盐是指形成镀层组分的金属盐类,为必不可少的组分。其多数为强电解质,在水中几乎百分之百电离成金属离子与酸根。单金属电镀只需一种主盐,二元合金电镀需2种主盐(如镀青铜需铜盐与锡盐),三元合金则需3种主盐(如三元仿金镀需铜盐、锌盐、锡盐)。

    提供镀液沉积所需金属离子的物质,有时也采用其他形式(如氧化物)引入。电沉积镍磷合金,镀层中的非金属元素磷由次磷酸钠还原而来,可以认为次磷酸钠也是必不可少的主盐,它并非提供金属钠离子。

    可溶性阳极电镀,镀液中金属离子还原消耗后可由阳极溶解补充;而不溶性阳极电镀(如镀铬与用钛网镀铂作阳极的无氰镀金),则应及时补充含镀层金属的化合物来补充消耗。

    2.2.2主盐的影响

    主盐浓度越高,扩散传质速度越快,浓差极化越小,允许采用的阴极电流密度越高,镀层越不易烧焦(其原因将在第十二讲中仔细阐述),这是任何电镀的一条共同规律。对于光亮性电镀,主盐浓度高些,光亮整平的阴极电流密度范围向高电流密度区移动,而低电流密度区光亮整平性可能变差。主盐浓度的提高受某些因素(如主盐的溶解度、络合物电镀的络合比等)的限制,不是想要多高就能做到多高。对于氯化物镀锌、光亮酸铜这类简单盐电镀,主盐浓度过高反而有害,原因是单靠添加剂产生电化学极化是不够的(添加剂加入过多,有害无益),而必须保持适度的浓差极化(见第四讲),否则镀液分散能力、深镀能力下降,低电流密度区亮度不足,这对滚镀效果的影响更明显。因此不能片面追求大的允许电流密度而将主盐浓度控制得太高。对于锌酸盐镀锌,只有苛性钠与氧化锌的质量比(称为锌碱比,以α表示)大于等于10时,镀液才稳定。氧化锌每增加5g/L,苛性钠应增加50~60g/L,但溶液过浓也有害处。

    主盐浓度不能过低。对于镀亮镍,当Ni2+浓度低于某一临界值时,无论如何加入光亮剂,镀层都不亮。电镀液的低浓度化可减少投资和带出损耗,但实现的难度很大。对于六价铬镀铬,即使采用稀土添加剂,铬酐的质量浓度也不能低于100g/L;否则镀液导电性差,温升快,而且杂质容忍量太低,无法控制。有时,主盐的类型影响也很大,不能乱用。以下举几个例子。

    【例1】由于氯化镍的扩散系数为硫酸镍的2倍,因此镀镍液中氯化镍含量(严格地讲应为氯离子与硫酸根的质量比)不宜过低,否则镀液电导率低,分散能力差,低电流密度区光亮性差。日本小西三郎研究的低浓度镀镍工艺配方中,氯化镍含量大于硫酸镍含量。

    【例2】配制不锈钢电镀前的闪镀镍液,用氯化镍加盐酸比用硫酸镍加盐酸的效果好。

    【例3】酸性亮铜只能用硫酸铜作主盐而不能用氯化铜,原因是镀液中Cl–为无机光亮剂,既不可缺,其浓度又不宜大于120mg/L。

    【例4】HEDP镀铜的主盐最好用碱式碳酸铜。

    【例5】配制无氰碱铜液不能用硝酸铜。所以,主盐种类及其浓度应根据不同工艺,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全面试验后才能确定。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